返回第二百零四章 罗汝才的狼狈(第1/3页)  明月化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钱延年想了好一会儿,才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主上的意思,好像是在这方面不能吃独食,否则树敌太多,会引起公愤。

    其实刘星还有三点没说,做老板不需要事事向员工解释,也不能让下面完全看透自己的想法。

    一是,江南的商人集团一定要削弱,硬刀子要用,软刀子也要用。软刀子就是:现在用这个利益逼迫他们分裂,激发他们内部矛盾。然后团结一批,打压一批,才能将他们控制手里。这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和第三部必须等到真正取到政权时候才能做。现在还不是时候。但第一步的伏笔铺垫,需要先打好!

    二是,刘星现在要开始逐步收拢商人集团站队,控制江南钱粮的袋子为自己所用。如果过分逼迫,他们又会向朝廷依靠去。打战,有时候打的就是钱粮。经济战和金融战,有时候比军事打击更狠!

    前世,老米在各地金融市场搅动风雨,让很多东南亚的小国在一夜之间经济崩溃,经济倒退十年甚至二十年!对日本人和老毛子,他们也是屡次通过金融手段剪羊毛!

    三是,未来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需要引导。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军事夺取政权后,必须建立全新的经济体制,这个资本主义经济怎么引导,是无法回避的问题。而江南,恰恰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最有生命力的地方。

    淮北以西的永固县附近,罗汝才带着他的二万人马正在拼命的往北赶路。如果可以选择,罗汝才是不想进河南,河南那里有洪承畴的六万兵马,驻扎在开封到洛阳一线;这个洪屠夫现在所有义军中,是个让人闻风散胆的狠角色。

    可现在,罗汝才没得选择,他在湖北和张献忠闹翻了,只好自己向大别山一带自己寻出路。不知道张献忠给熊文灿下了什么迷药,这熊文灿居然接受了张献忠的投降,并奏请朝廷封张献忠为湖广总兵,驻守在谷城。

    其实,投降对于罗汝才来说,也不是不能接受。问题是,熊文灿对罗汝才却条件苛刻,要求他带人到汉口镇驻扎。

    本来准备蒙混过关的罗汝才哪里敢去汉口镇。汉口隔江就是湖北巡抚衙门治所所在武昌,那里驻扎着两万官家常年驻扎。熊文灿自己的六万主力人马,就在边上的汉阳镇驻扎着。

    这一去的话,罗汝才所部十有被熊文灿强制收编了。没有兵马,他罗汝才还不是任人宰割的鱼肉吗?

    在罗汝才眼里,这个兵荒马乱的年头,手上有兵才是实在的事情,其他都是空话。他一心想学曹操,连自己的佩刀专门请了一个工匠打造,并镶嵌了七颗宝石,取名七星宝刀。

    拒接了熊文灿的命令后,罗汝才连大别山都不敢呆了,他直接到六安和舒城一带掠劫。好不容易打败了安徽驻军,结果又被赶来的熊文灿大军追杀。一路向东逃奔十多天后,罗汝才的军队先是在定远遇到了一群来路不明的人阻击。这支神秘的队伍,专门绞杀罗汝才的抢粮队。等待罗汝才在巢湖附近集合人马,才发现少了三千人马;等罗汝才专门去寻对方决战时,这些敌人又不见人影。

    然后,这个噩梦却刚刚开始。从定远北上,沿途经过五河c淮泗口c灵璧,一路上,罗汝才的部众都不停的被骚扰。只要他的人马,分兵就会被攻击;一集合兵力,对方就跑了。

    如果不分散兵马出去抢粮,他罗汝才的人马吃什么?罗汝才也想了很多办法,包括派出诱饵,然后自己带大队人马跟着后面设伏。结果根本没用,只要他的主力大军出动,人家就是不来。

    这样一来,罗汝才明白了,自己遇到了地头蛇,估计本地的绿林草寇不欢迎他扰乱。

    这大冷天的,眼看着还有半个月,就到年关了。缺吃少穿的情况下,罗汝才的人马已经军心涣散了。原本三万多人,陆陆续续有人逃走了,开始,罗汝才的亲兵还抓了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