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三章 黄河故地(第2/3页)  明月化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扫荡,抢粮的抢粮,抢人的抢人。很多小村庄已经没人敢住了,就是幸存的农户也集体搬到大型集镇里去了。

    而路边的农田,稀稀落落的佃农在忙着农活,而且这些人特别警惕,忙农活还有人放哨!大有一见情况不对就拔腿开溜之势。开封周边都这个样子,再往西北的情况可想而知!

    进入城内后,商街集市照常营业,大队配着护卫的商队从外地进入城里兜售手上的商品,然后带回所需的物品。从集市的行情看,粮食油盐这类生活必需品最畅销;普通人购买粮食都已经限额了,买的多的人还需要衙门,说明来路后才能批准。

    沿着汴河两岸的街坊闲逛,刘星发现开封其实还是很富裕的。至少这些商家大户不缺钱财,不缺粮食!连河岸边上的青楼,生意依然红火。只有往来巡逻频繁的衙役兵丁,才提示这人们:外面的世界不太平。

    刘星在开封简单呆了两天,了解城防卫所的分布和实际地形后,就选择了策马离开。

    看完开封后,刘星一路经过白马津古渡口,然后沿途西进了荥阳西北的虎牢关。曾经在三国时期名垂青史的古渡和雄关,随着历史的变迁,因为地理环境的变化和多次破败何重建,这两个地方早已失去的历史地位。

    就拿白马津和官渡两个渡口来说,一千多年的河沙沉淀和积累,让这个两个渡口根本停留不了大船。因为吃水太浅,渡口码头只有在汛期才能进大船;平时就一些小型的渔船和商船才能一次停靠。用于大部队登陆,则非常不便!

    想比之下,刘星一次不经意路过的一个沿河镇子,可以作为军事登陆口。那个镇子的名字叫花园口!这个名字让刘星浮想联翩。这个花园口,就是在另外一个时空,某某校长下令炸河堤的花园口。

    这个小组虽然水流端急些,但是有段宽大三十丈的河岸水深达到三丈,就是大型海上战舰都可以靠岸了。水流急有什么关系,大船都抛两个船锚就可以固定停泊了。刘星观察之后,用笔在自己的地图册上将此地的情形记录下来。

    至于虎牢关,因为北面的河滩经过冲积多年,已经形成了一道宽达一里的芦苇滩可以正常通行。而且,南面因为人类活动开发的缘故,有三条小路可以绕过虎牢关的小道可走。这样一来,虎牢关的关口地位就大幅度降低了。

    这也是刘星为什么坚持亲自走黄河沿岸古道的原因,历史不可考,前世的经验也不可考!只有亲自亲自走一步,记录一边才不会造成将来犯下低级的错误!黄河两岸,一定是自己未来争锋的战略重点。

    经过偃师后,洛阳城已经在望了。西安是十三朝古都,洛阳也差;除去无法考证的夏商两朝,从周平王迁都洛阳开始算,洛阳经历东周c东汉c曹魏c西晋c北魏c隋朝c唐朝(周武)c后梁c后唐c后晋等十三个正统王朝在洛阳建都。

    洛阳几经破败几经重建。即使如此,哪怕刘星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整个洛阳的城防仅次于南京城。四丈高的城墙,四面开十二道城门和四道水门,每座城门都建了箭楼和瓮城,加上城外宽大三丈的护城河,可以说是固若金汤!

    除了外城,里面还有内城(前朝留下的皇城)。一条直通黄河的洛河从城中穿过,黄河里的商船可以直接通过水门达到城里的天街。城北三十里就可以达到孟津古渡,而且孟津渡依旧是水深两丈有余的大渡口!

    和开封一样,洛阳城内依然人来人往,商旅往来一片熙熙攘攘;但是出了洛阳却是一片萧条,而且来往洛阳的人流和商队大多从北门黄河边上的孟津渡口而来。刘星仅仅停留了一天就出城往西而去,结果洛阳以西的路上基本见不到人烟,别说村庄,就是小镇都荒废了。倒毙在路边没人掩埋的尸体都见到几起,只有新安c义马c淹池这些县城才有人群出没。可见灾荒和战乱造成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