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二章 戚家后人(第1/3页)  明月化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刘星又查了武库,里头只有长枪六百余只,仆刀三百九十柄;铁胎弓二百二十张,杂类木弓四百二十张;箭矢不到一万只。木盾四百副,盔甲没有!所有的兵器和弓矢都没有上猪油或者牛油养护,生锈的乱七八糟!倒是农具不少,曲辕犁一千四百多副,镰刀四千五百柄!

    再打听军官的情况,发现他们大都不在军营里。听说指挥使一年到头都在城里,那些千户百户只是更三岔五来看看。

    刘星花了三天时间才卫所摸清。戚继光带过的卫所,到现在都才这个鬼样子。刘星估计,全国各地的其他卫所也是不离十了。

    第四天,刘星走访海边码头向几位老人咨询登州水师营的情况,结果,被问的人都用怪异的眼神打量着刘星。好不容易耐心询问,刘星才知道戚继光去世后,随戚继光征战沿海各地并立下汗马功劳的登州水师,已经全部解散了。这都过了快四十多年了,当年的二千老兵基本都过世了。

    他的家人和后代全变成了渔民了。后来万历二十六年,在朝鲜战场上对抗日本海军的邓子龙,还是从各地临时凑成的水军。

    水师营只剩下二十艏千石大船和三十多艏的哨艇,而且是全部用来打渔!至于多的战船,早在多年前就被商人买去当货船了。

    明朝闭关锁国,下令片舨不得下海。结果下面的官绅做起走私生意来,那叫狂欢,因为不用交税!这不,整个登州港修了三个码头,其中有两个码头是专门用于装卸货物的与货运的商用码头。

    第五天,刘星专门改了装扮走访了酒楼茶馆青楼这些人多嘴杂地方,发现,由于离灾荒战乱远的缘故。登州看上去也一片“太平盛世”的样子。从官吏到走卒,从农民到商贩,都是慢慢悠悠的。登州海产丰富,田地的粮食不足的地方,就靠海里补足,倒也饿不着。加上商业贸易发展不错,有很多地方需要雇佣佣工,百姓们有额外的收入。

    特殊的环境造就了特殊的经济平衡,但是这种军事武备状况,比刘星预想还要严重的多。见过这么多失望的事情,刘星最后只想到戚继光故居拜访一下。至于其他的,登州已经没什么值得关注的了。

    登州城东的青藤巷,在本地人眼里就是望族名门,因为这里是太子太保戚继光的故居。登州莱州两地的大户,说起戚家都毕恭毕敬不敢妄言!

    怀着这样一个朝圣心情,刘星带着吕灵和端木兄妹来到戚家。鉴于戚家毕竟是官宦之后,对绿林中人估计没有什么好脸色。在刘星的要求下,端木领和刘星改穿文士服,而端木飞雁跟着吕灵该穿仕女装。还真别说,端木飞雁穿起是女装,在不和人动手过招情况下,配合她的长相身材还是一等一的大美人一个,惹得刘星多看了几眼。

    一阵敲门后,戚家门口的朱红大门打开了一扇,一位六十多岁老人走了出来,张望了会,问道:“客官是哪里人,有什么事吗?”。

    刘星上前一个鞠躬说道:“老丈,我是泰州府学子。今日游学经过此地,特来拜会戚家。烦请禀报一声,能否容晚辈祭拜到戚少保戚公牌位前祭拜一番”。刘星说着递上一张拜帖和自己举人凭证。

    这位戚家老门房一大把年纪了,虽说戚家名望很高,老家主在的时候也经常有人来拜访。但这些年,慕名拜访的人就寥寥无几,更没听说外人来祭拜。一时之间他也拿不定主意,便说道:“诸位稍等,我向家主通禀一声,成不成还得看家主意思”。

    戚家不同端木家,没有人引荐,刘星也不知道戚家的门让不让进。现在刘星总算明白端木家一开始就对自己和颜悦色的原因。原来,端木正年轻时闯荡天下,有一回在从长岛坐船回登州船遇到礁石沉没。端木正靠着一片船板飘了一天一夜,恰好碰到萧伯被他所求了。有了这个恩情关系大不相同了。而戚家,刘星从打听的情况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