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一章 财帛动人心(第1/3页)  明月化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难道是魏忠贤刚死没几年,东林党已经和崇祯开始闹抗税?刘星想来想去决定继续装傻吧,做个大地主思路去做这篇文章,毕竟刘家现在也是大地主,只是不是官僚地主罢了。

    思量腹稿和篇幅比划完毕后,坚定的写下自己答题:

    破题:民既富于下,君自富于上。

    承题:盖君之富,藏于民者也;民既富矣,君岂有独贫之理哉?有若深言君民一体之意以告哀公。

    起讲:盖谓:公之加赋,以用之不足也;欲足其用,盍先足其民乎?诚能百亩而彻,恒存节用爱人之心;什一而征,不为厉民自养之计,则民力所出,不困于征求;民财所有,不尽于聚敛。

    入手:闾阎之内,乃积乃仓,而所谓仰事俯有者,无忧矣。

    起股:里野之间,如茨如粱,而所谓养生送死者,无憾矣。

    中股:百姓既足,君何为而独贫乎?吾知藏诸闾阎者,君皆得而有之,不必归之府库,而后为吾财也。

    蓄诸田野者,君皆得而用之,不必积之仓廪,而后为吾有也。

    后股:取之无穷,何忧乎有求而不得?

    用之不竭,何患乎有事而无备?

    牺牲粢盛,足以为祭祀之供;玉帛筐篚,足以资朝聘之费。借曰不足,百姓自有以给之也,其孰与不足乎?

    束股:饔飧牢醴,足以供宾客之需;车马器械,足以备征伐之用,借曰不足,百姓自有以应之也,又孰与不足乎?

    吁!彻法之立,本以为民,而国用之足,乃由于此,何必加赋以求富哉!

    检查无误,停笔,待交卷,总算是把第二场考试应付过去了。

    一夜无事,第三天的第三场考题是: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夫?

    刘星认真一听,好一会才想起题目的出处,该题出自于《孟子公孙丑》;坦白说,有点偏门。这题目意思是,如果夫子当政齐国,能否像管仲c晏子那样建立功业?这才是一篇带有军事色彩的策问。管仲辅佐齐恒公九合诸侯,尊王攘夷成就霸业;晏子辅佐齐景公对抗三晋霸业实现齐国兴复。而且,管仲和晏子都是以文臣的身份统领国家军务,这符合当下明朝以文官统治军务的政治准则。

    刘星明白,这道考题代表了文官集团政治纲领。明白了考题背景就知道怎么答题了,按照自己预案,刘星写上自己对策。

    截止现在,三场考题除了第一篇没准备之外,其他的两场都是事先有对策预案。当第三场案卷上交后,刘星还是满意自己的发挥的。

    饶是如此,刘星也感觉到重生以来第一次精神上疲惫。科考玩文章,刘星不会比其他人有太多优势。

    当暮色降临时,考生们陆陆续续被士兵们赶出考场。一出贡院大门,一些没发挥好的人就当场垂头痛哭;另外还有些昂天狂笑,一时间众生百态体现的淋漓尽致!

    刚考完试,刘星和梁语邓宽等好友各有心思,大家一时间都没交谈的兴头。各自散去前约了三天后再见,刘星然后吕氏兄妹夏功站立等待的地方走去。

    看着眼前三人关心紧张表情,刘星心里一阵温暖。他嘴上没说心里却清楚,这几个人就自己今后除了父母兄妹外最贴心的人,不只是臂膀随从,更是亲人。

    夏功问道:“公子,科考怎么样了?以公子的才学,发挥得当名列前茅吧”。

    刘星知道他有心慰藉,不过转头看了看周边散去的人群,却可不敢高调。想当年,唐伯虎以殿试一甲热门人选的才学,偏偏还未殿试就招摇放言说必中一甲之列。结果别人利用并栽赃陷害被革去功名,后半生装傻卖笑求生。自己不依靠功名,但是举人的身份还是很重要的,后面很多事情有了这个身份就好办事。念及此事,刘星便说道:“天下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