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九章 泰山悟道(第1/2页)  明月化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秋高气爽季节,泰山的山道两边植被繁茂。榉树和松山为主的林子,中间夹杂着灌木丛。

    泰山这片山脉地理上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一年四季降雨充足,各种动植物资源丰富。从山脚到山顶有条秦代修建的石板铺置的台阶,是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为等泰山封禅修建的。后经过历朝历代修补,形成今天的登山道。

    泰山又名岱山c岱宗c岱岳c东岳c泰岳,绵亘于泰州c济南c青州三州府之间。主峰玉皇顶海拔一千五百米,气势雄伟磅礴,有“五岳之首”c“五岳之长”c“天下第一山”之称。泰山被从夏商东夷时代起,就被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

    自秦始皇开始到清代,先后有十三代帝王引次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另外有二十四代帝王遣官祭祀七十二次。泰山是华夏民族的象征,是东方文化的缩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托之地,也是华夏族精神的家园。

    在泰山的半山道上,一个身形硕壮的青年郎,背着行囊水袋外加一柄长剑,不紧不慢的走在台阶路上。此人正是刘星,因为身形发育的问题,看起来硬是相关十七八的青年郎。就在山阳庄的萧伯一群人接到刘星指示和书写时,刘星一个人抛开一切,带上干粮和生活必备品后,一人一剑走上去泰山的路上。

    话说这把剑跟随刘星已经有两年了,只是从来就没有被当剑用,更多时候被当成柴刀和猎刀,着实委屈了这把好讲。没办法,刘星没学过正经的剑法,剑的基本招式有:劈c斩c截c撩c挑c钩c刺c穿c抹c扫c点c崩c挂c云。但是落到刘星手上,只有两个用途:砍树,穿孔!刘星负剑纯粹是游学方便。

    刀枪符合内家拳的心法招式,但不符合文人身份,而且违禁携带不便。其实在刘星携带的兵器只是掩人耳目,自己的一身修为都在内劲拳脚上。

    中午时分,刘星终于达到玉皇顶,他取出肉干和水袋,面朝东边用餐边思考。

    前世,有次师傅在传道中和刘星说起人生三问和修行三道。三问:我是谁?我从何处而来?要到何处去?三道是:人道c王道c天道。这六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一点也不简单!

    当年刘星修行晚,也比较沉迷招式和境界,到后来游历有所感悟准备寻一处静修场所时,被莫名其妙的吸入时空回到这个明末。天道一个意外的轮回,给了刘星一次旁人无法体会的生命轮回之旅。

    没有人打扰情况下,刘星这坐一想就是三天,他想着自己两世的点点滴滴,想着自己从呱呱坠地到童年玩伴,想起自己父母的殷殷切切,想起求学生涯,想起财富的积累和开拓,想起自己前世的几个女人,想起了内家拳各门各派的一招一式直到今生今世修行和身边一切。

    刘星将自己的两世经历的所有点滴细细回忆和品味一遍之后,对于这三问三道,刘星就心里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

    首先是人道。家庭人伦,孝敬父母为人道,兄弟友恭是人道,养育子女是人道;修身学艺,安身立业是人道;修习文武工商百业是人道;体会人间冷暖,喜怒哀乐是人道,生死荣辱是人道。

    人道指的人生自行伴随各自问题而明了并解决的道理,子产曰:天道远,人道迩。意思是天道过于遥远,而人道存在于身边。其实世人理解不全对,因为反过来的理解就是人道如果不修,何以修天道?其实人道是根基,通人性才有机会通王道和天道。

    其次是王道。王道者,帝王之道也;上马能挥斥沙场c运筹帷幄;下马能安抚治理天下亿万生民。开创基业是王道,开疆拓土是王道;治理士农工商使百业兴盛,使民众安居乐业是王道;选拔人才,明辨是非,统领一族,定下百年乃至千年大计,更是王道。王道是统治兴衰之道,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