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八章 项常的考校(第1/3页)  明月化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回到家里时,刘星从老爹那里得知:陈县令把刘家当成了救星,和县丞商议片刻后就答应了,陈县令亲手办理好公文证书后,还非常热情送刘会出县衙。这些和刘星预料的不离十。

    为了把招收家奴的事宜处置妥当,刘会带着刘家的全部护院家丁到城外忙碌此事。不出两天,刘家招收仆人消息一传开,数千的灾民争相而来。在刘星安排下,护院把灾民排成队;有工匠技艺在身的直接招用;普通的佃户家奴,从看起来老实听话的人群中挑选出四十户。最后,孤儿和失去儿女的老人都带上总计三百余人。

    为此,县衙派了十多个衙役来协调维护秩序!这收佃户还好,但是收家奴就先得办理契约文书。你说某某是你家的奴才,别人就会承认这个事实。按大明律,收奴仆是需要主仆双方首肯,官府见证下备案文书;注明主家要为仆人提供衣食住的生存义务,仆人服从主人的劳动安排,对主家忠诚等等各项说明。文书做成一式三份,官府一份,主人一份,仆人一份;这样才能生效!

    办完文书后,刘星带着这群新收的仆人和佃户直接到上沙镇。先是煮了粥食让大伙饱餐一顿后,然后就地分发具。依照每个护院管理二十人的办法,分队分任务。砍树的砍树,挖沟的挖沟,修路修路,就地兴土木搭建起农庄。

    这一忙活就是整整十天!这十天里,刘星带着护院吃住都在临时的帐篷里。忙乎十天时间,总算把农庄弄出一个初步的模样。整个庄子里搭起了四排棚屋,农庄外面也围起了一圈栅栏,留着两个出口和两个哨楼。

    这十天里,新加入刘家的奴仆们对这个亲力亲为的二少爷感恩戴德心服口服,这也使得刘星指挥起来得心应手。十天后,老周叔带着老爹口讯来接替刘星:县考还有十天时间,必须回家准备!

    刘星临走之前,抽二十个青壮组成农庄护卫队,用以防范一些匪徒,并任命何胜为队长。因为,这临时农庄里还留着一百多石粮食,如果没人组织护卫,怕被其他饿昏的灾民前来闹事。

    让刘星没想到的是,家里有个特别的客人已经在等候他。这个重要的客人,后来引进了一位对刘星影响重大的老师。

    刘星风尘仆仆的回到家里,还没进门就看到老爹就在门口等着。见到刘星,刘会立刻对边上的护院三子说道:“三子,先带二少爷去沐浴更衣”;然后他转头对刘星说道:“快去吧,换身干净的衣裳。有贵客等你,不得失礼!”。

    等刘星更衣后来到大堂,发现老爹正和一位年纪五十许的儒生模样的人在交谈着。看老爹的神情,对那人颇为恭敬!此人一副典型的儒家文士打扮,他身着长袖儒服头扎布巾,举手投足之间自然而儒雅。

    刘会忙向刘星介绍道:“星儿,快过来见县丞项大人”。

    刘星闻言颇为意外,也没细想,大步上前恭敬鞠躬作揖一礼:“小子刘星拜见项大人”。刘星这会还不是童生,还不能自称学生。明清科举制度,只有考中童生后,才能称学生见官不拜。而且,因为主考官都是地方知府知县,他们录取了谁,谁就和考官建立师生关系。

    项大人抚着自己短须颔首道:“想必你就是久闻大名的刘家小神童了。听说你十天来都在安抚救灾,救活了三百多名逃荒的百姓”。

    刘星忙说道:“小子不敢居功,全赖家父运筹决断;又得两位大人鼎力支持,调度有方!”。

    项大人和气的说道:“老夫姓项名常,今天只是到你家做客。这里不是县衙,刘星小友不必拘礼。听你何师傅说,你志向远大,老夫倒有想探讨一二”。

    刘星:“小子孟浪了,大人请讲”。

    项常说道:“听说你有言立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么如何修身?”

    刘星思量了会,同样问题何老夫子问过;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