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八章 三灾降临的日期(第2/7页)  异界西游之岛主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时间了。”

    “哦!原来是这样啊!又是,平白无故的赚了五百年的时间,”听这因果树的解释之后,我也是想通了,这离真正的生死之劫,又是多了五百年的时间了,我的心,也是暂时放了下来,有些欣喜了。

    等等,我现在,怎么感觉,是那朝三暮四中的那个被人耍的猴子呢?这耍猴的,每天给猴子早上三个桃子,晚上四个桃子,作为报酬,这猴子不干了,而这耍猴的,又是改变的分,早上给这猴子四个桃子,晚上三个桃子,这猴子,却是欣然接受了。这其实,桃子的总数是不变的,可是这猴子,却是从不接受,到了这接收的地步。

    (朝三暮四,源于庄周庄子齐物论。

    原文: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狙之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而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宋国有一个养猴的老人,喜欢猴子,把它们成群养着,他可以理解猴子的意思,猴子也可以理解老人的心意。养猴的老人宁可减少他与家人的食物也要满足猴子的需求。不久,他家里的粮食缺乏了,他将限定猴子的食物的数量。但又怕猴子不顺从自己,就先欺骗猴子说:“给你们橡实,早上三颗然后晚上四颗,够吗?”猴子们都站了起来并且十分恼怒。他又说:“给你们橡实,早上四个,晚上三个够了吧?”猴子都非常高兴然后一个个都趴在地上。

    这则寓言的前文与后文作者都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前文说“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意思是:耗费心思方才能认识事物浑然为一而不知事物本身就具有同一的性状和特点,这就叫“朝三”。

    后文说“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因此,古代圣人把是与非混同起来,优游自得地生活在自然而又均衡的境界里,这就叫物与我各得其所、自行展。

    这个故事原来的意义,是阐述一个哲学道理,是庄子齐物论中一则重要的寓言故事,无论朝三暮四还是朝四暮三,其实众猴子所得到的并没有增加或减少,猴子们喜怒为用就显得很可笑。狙公好比是载众生的“大块”而猴子就像是纷乱红尘中的众生。那些追求名和实的理论家,总是试图区分事物的不同性质,而不知道事物本身们就有同一性。最后不免像猴子一样,被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所蒙蔽。告诫人们要放开计较得失的凡心,因为人的一生一死、一得一失都是一时的,到最后我们将会现我们并没有失去什么,也没有得到什么。因为无论形式有多少种,本质只有一种。宋二程全书遗书十八伊川先生语:“若曰圣人不使人知,岂圣人之心是后世朝三暮四之术也?”遗憾的是,后来应用这个成语的人,并不十分清楚朝三暮四的出处,把它和“朝秦暮楚”混淆了。而后者指的是战国时期,秦、楚两大强国对立,有些弱小国家一会儿倒向秦国,一会儿倒向楚国。就像在美苏争霸时期,有些非洲国家时而倒向美国,时而倒向苏联。朝三暮四本来与此无关,但以讹传讹,天长日久,大家也就习惯把“朝三暮四”理解为没有原则,反复无常了。

    )

    而现在的我,不是一样的状况嘛!山中无甲子,修炼要千年。这修炼生涯中,这时间的计数单位,就已经不是用秒、分、时、天和月了,至少也是要年,十年作为最基本的计数单位了。而修炼层次,越高,就不是,这简简单单的年了,就是以百年,千年,万年,来统计修炼时间了。(这有很多的修炼狂人,每隔万年,才出关一次,这天下早已是日新月异,物非人非了。

    比如著名的“洞中才数月,世上已千年。”这句话。“洞中才数月,世上已千年。”,原本出自憨山法师受佛祖开化,入定参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