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八十四章 让位(第1/2页)  荆南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荆南城里渤海王府门外。

    一辆马车停在门口,上百位士兵严正以待。高从诲替马钰整理了一下鬓角的碎发,语气是难得的柔情似水:“你快去快回,路上小心。”

    马钰点了点头,看向站在高从诲身边的两个儿子,一时之间难舍难分,她蹲下身子,摸了摸两个孩子的手:“勋哥儿,融哥儿,一定要听奶妈的话,有事就找父亲知道吗?”

    两个孩子懵懵懂懂地点了点头,糯糯地应是。

    马钰的心都要化了,不禁泪眼婆娑地看着高季昌:“我带两个孩子一起去楚国吧。”

    高从诲自然是拒绝的:“路上奔波,他们太小了,难免会水土不服,你放心,我会照顾好他们的。”

    放心?马钰哪里能放心。这府里莺莺燕燕不得安宁,自己不在两个儿子身边,谁还能护着他们?高从诲吗?

    已经开春了,外面战乱不断,晨曦里,阳光暖暖的照在高从诲的脸上,让他有了一丝柔情,但是马钰知道这个男人最是狠心,心如冬日的冰块一般。

    她已经给父王去了信,毫不意外,父王拒绝了借兵。

    高从诲就逼她亲自去楚国一趟,所以这一趟,她不得不去。

    只是舍不得两个孩子。

    “好了,时辰不早了,快些走吧。”高从诲把马钰扶进了马车里,冲守卫将领说了一声:“启程吧,速去速回。”

    “是!”

    战场上瞬息万变,如果等李存勖和李嗣源分出个胜负来,荆南就成了他们砧板上的肉了。

    看着马车离开后,高从诲才牵着两个孩子进了府。

    青砚小心地说了一句:“此事是否要知会大公子?”

    高从诲眼神凌厉地看了青砚一眼,青砚忙低下了头。

    大公子来信让王爷和二公子不要轻举妄动,二公子却向楚国借兵,这是要行兵戈之事,到时候兄弟生隙,只怕不美。

    但见高从诲一意孤行,青砚也只能把劝慰的话压进心底。

    这时一个丫鬟走了过来:“二公子,姨娘请你过去一趟。”

    高从诲不自觉地皱起了眉头,但还是往张姨娘的屋里去了。

    远远的,就听见屋子里有哭声传来。

    高从诲的脑袋就有些隐隐发疼,正准备打道回府,可是门口的丫鬟眼睛尖得狠,直接打了帘子:“姨娘,二公子来了。”

    接着就看见一四十多岁的年轻妇人哭得梨花带雨地走了出来:“诲儿,你要替姨娘做主啊。”

    高从诲只能硬着头皮往里走:“又出了什么事?”

    “如今李氏已经走了,我今日跟你父王说,让他升我做个平妻,到时候替你请封世子也好看些。”张姨娘好不容盼着李氏那个病秧子死了,就想取而代之,可是每每跟高季昌说起这件事都被拒绝,想想就咬牙切齿:“你父王年轻的时候甜言蜜语,总说我连夫人都做得,现在大好的机会放在这里,他却不允了,实在让人心寒。”

    又是这些事。高从诲才不管张姨娘能不能当夫人,他成为下一任渤海王已经是明摆着的事,就愈发不想管张姨娘这摊子事:“父亲年纪大了,你又何必拿这些事去烦他,现在马钰回了楚国,我待会就让人把勋哥儿和融哥儿送到你这里来,你好好照看他们。”

    张姨娘就是太闲了,整天想东想西,高从诲干脆给她找点事情做。

    张姨娘一听要把两个孩子都送过来,立马说:“我院子里窄,只怕他们住不惯。”

    “没事,住着住着就习惯了。”丢下这句话,高从诲就离开了。

    张姨娘不禁后悔不迭,明知道自己的儿子冷心冷面,何必去招惹,现在还招来了两个烫手山芋。

    带孙子这件事情,带得好了是理所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