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八十二章 不动(第1/2页)  荆南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两个孩子在院子里玩,不时传来嘻嘻哈哈的叫声,高从诩的脸庞晦涩不明。

    这些年,高季昌身边只有自己伺候,高从诩身子不适,小五总是不见踪迹,自己忙前忙后,反而没有落到好处,高季昌不念自己半分的孝心,每每出口伤人。

    荆南只余三州而已,高季昌竟然把归州给了高从诩,自己继任渤海王位之后,竟然只掌管两州而已,两州,已无法与任何势力抗衡,只能一点一点被蚕食,那自己的孩子呢,孩子的孩子呢,子子孙孙该怎么办。

    他突然看向马钰:“你与你父王可有书信来往,如今这种形势,他以为如何?”

    马钰在高从诲身边坐下:“我父王那个人你还不知道,不兴兵戈,保境安民,就算外面闹翻了天,他也会独善其身。上次与蜀国的大长和之战也是为了自保。”

    马殷此人行事谨慎,高从诲当初娶了他的幺女,本以为对自己会有助力,却不想这马殷却是个不闻不问的性子,李存勖打过来时,他派人前去求援,竟然被拒绝了,如今李嗣源反了,他又没有丝毫的动静,真正是胆小如鼠。

    现在这种情况,高从诲哪里有心思去找小五,他日日思度,希望能浑水摸鱼,这种情况,能不能拿回其他几州呢,只是如今荆南三州也只有一万兵力,胜则兴,败则亡,连退路都不会有了,这绝对是一场豪赌:“你能否写信给你父王,我荆南借兵五千。”

    马钰最是了解自己的父王,这兵肯定是借不着的,但是她嫁给了高从诲,自然也要为荆南一试,否则只会和高从诲离心,她点了点头:“好,我给父王写信,实在不行,我回楚国一趟。”

    见马钰为了荆南尽心尽力,高从诲的脸色好了不少,他揽过马钰的肩膀:“只有收复了失地,荆南才能高枕无忧。”否则四面环敌,战战兢兢。

    马钰微笑着靠在高从诲的怀里:“是。”

    归州的刺史府里,高从诩的案头堆满了公文,他已经好久没有抬头了,远山突然匆匆走了进来,手上还捏着一只白鸽:“公子,小姐来信了。”

    听到小五来信了,高从诩忙抬起头,伸出手:“来,信给我。”

    远山拿出信,放走了信鸽,递给高从诩。

    高从诩迫切地看完信,脸色有些凝重:“小五还在太原,说太原已经封城了,让我,让荆南不要轻举妄动,以免遭来无妄之灾。”

    “可是,现在李嗣源和李存勖打得正欢,荆南如果趁乱收回七州也不是不可能。”远山说道。

    高从诩看着他:“当初灭梁,李嗣源可是大功臣,以至于李存勖都担心他功高盖主,处处压制,要知道,不管是李嗣源,还是李存勖都是荆南得罪不起的人。小五是让他们先斗,到时候分出胜负来再说,如果贸然加入战争,引起他们的注意,趁机把剩余三州收了也不是不可能。”

    小五的意思是,静观其变。

    高从诩没有犹豫,立刻给荆南城去了信,他要提醒父亲和从诲,现在,要以静制动。

    远山拿着信出去了,过一会郑玥就端着汤过来了,看见高从诩就露出笑意:“我今日炖的燕窝汤,你喝了再看公文。”

    看见郑玥,高从诩眼里也不自觉地溢出了柔情:“这些事你就不要忙了,交给下人就是了。”

    “这汤也没什么麻烦的。”郑玥把汤放在高从诩面前,然后替他捏了捏肩:“有小五的消息没?渺儿和汨儿都有些想姑姑呢。”

    想姑姑?高从诩轻轻地捏着郑玥的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小孩子最是健忘,还不是你每日在他们耳边唠叨姑姑,久了,他们也就盼着了。”

    盼着那个厉害的姑姑的回家。

    “外人只看到她的风光,却不知她内里已经千苍百孔。”郑玥忘不了那位站在蛇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