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4章:误打误撞(第1/2页)  大唐谜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从杨巡口中得知,阿莹半个月前突然告诉他,她得先一步离开长安,如果杨巡有心与她完成婚约,那便科考后赶回苏州与她完婚。

    当时杨巡犹豫了片刻便答应了,事后追问到底发生了何事,她却摇头说那是不可说的秘密,一旦泄露,恐有杀身之祸,至于到底是因为什么,杨巡最后也没能问出来。

    紧接着没多久阿莹就死在了自己的家中,杨巡这几日早出晚归就是去查阿莹那段时间到底发生了何事,但让他失望的是,查来查去一点头绪都没有。

    从长寿坊回到西市,安长月再次去了云雀巷,不过这次她没往阿莹家中去,而是去了对门。

    阿莹所居之处对面是一个不大的院子,里头住着临街铺子里的伙计和一个厨娘,伙计白日里去铺子里上工,但厨娘肯定不会,所以她打算去问问。

    敲开门后,果然从里头出来个略微圆润的女人,她瞧是外头站着俩人,先是愣了下,接着突然一拍手道,“哎哟,这不是那日过来查案的娘子吗?怎么今日又来对面看呢?”

    安长月点点头,还不待开口,人家又接着说了,“哦,民妇是她对门的厨娘,前不久她总跟一个郎君在门外私见见面,那人民妇瞧着眼熟,但后来吧,这人就换了,换成一个身高七尺的男子,看样子不像唐人,反倒像是胡人。”

    厨娘一股脑说了一通,安长月觉得自己大概不用开口,该问的该说的,人厨娘已经说的差不多了。

    “还有还有,这阿莹年纪都那般大了,却还是未有婚配,听说早前还被官媒找过,说是定亲了,就在老家苏州那边,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人,能把人娘子碍到这般年纪。”

    厨娘唉声叹气,一时半刻看着不像要开口,安长月总算逮到机会插嘴,“那厨娘可知后来出现的男子长相如何?或者其他特征?”

    早前出现的不是张生就是裴巽,而与阿莹定亲的则是杨巡,现在唯独这个身约七尺的男子不知身份,也许他会是个突破口。

    “这个民妇便不知了,不过那人面目倒是见过一次,深目高鼻,就是个胡人,民妇有几次不巧听到二人谈话,那人带着点吐蕃口音,也不知道阿莹打哪儿招惹了这些人。”

    大唐虽然民风还国风都很是开放,但对吐蕃和突厥人多少有点戒备,毕竟边界还在交战,谁也不敢掉以轻心呀。

    从厨娘口中得了那个吐蕃人的大致样貌,安长月觉得好像在哪里见过,但一时半刻想不起来,还是跟在身后的叶云深提醒到,“四月时店中不是来了个吐蕃食客吗?我觉得挺像他。”

    安长月恍然大悟,就听厨娘在一边拍手道,“就是四月前后,那人来找了阿莹两次,每次民妇看阿莹的脸上都十分不敢又害怕,也不知道她是不是欠了人家钱了。”

    厨娘往后的话里全是东家长西家短,没一句靠边,安长月几次想打断,都被厨娘一脸兴奋的给止住了,两人直到半个时辰后才脱了身。

    回到西市,安长月的脚都还没踏进溶月楼,一道身影急匆匆冲了出来,差点跟她来个对对碰,“出了什么事?急什么?”

    她闪身躲过,一看是杨义德,又伸手一把拽住,“杨公子?你怎么这时候来酒肆?难不成终于开窍准备过你该过的日子了?”

    杨义德见安长月可没那闲工夫贫嘴,朝她一拱手说道,“李寺卿有请,说有急事相商。”

    随杨义德一道去了大理寺,安长月一路上想过许多,但最多的便是李朝隐和明之前查的隐秘之事,想来这次她或许能窥见一二。

    李朝隐在后堂见了她,同在的还有明,三人刚一照面,李朝隐便直奔主题,“此次这两人之死怕是跟番邦有关,你入长安后所办案子可还记得多少?”

    安长月很郑重的点头说全记得,问李朝隐这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