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六章移民澳洲(第1/2页)  明朝大地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有了合法身份,就能光明正大的进行经商贸易。

    明朝的后期阶段,对于商人已经没有太大的限制,各大豪商贵族,甚至能左右朝政的发展,例如满清的崛起,背后就有山西八大晋商的身影。

    而正是获得了商人的资助,满清才能迅速崛起,否则的话单凭一个十几人造反的努尔哈赤,又怎能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成长为一个拥有数十万兵将,数百万子民的庞大王朝。

    对于这段历史,王方不想评价,而在眼下,当他拥有了合法身份,以及足够自保的能力的时候,一切的经营对他来说都不是问题。

    将事先想好的经营类型,以及种种先进的经营手段,传授给杨蓉等人后,王方再度离开。

    回到山谷当中,一方面派遣人手前往各地组建自己的商队,一方面投入到远洋航海的研究当中。

    沉浸在研究当中,不知不觉又是五年过去,等到万历八年的夏末,王方总算做完了所有准备。

    整整十五年时间,几乎完全沉浸在研究当中,后世的科技手段被他复制大半,几艘载货量达到千吨以上的铁甲船也已经铸造完毕。

    检查了船只的运行状态,确认可以适应远途的航海后,王方下达了移民的命令。

    万历九年的初春,整个山谷六千多口人手,通过庞大武力的护航,完全转移到一处滨海的港口当中。

    这里是后世香港岛的地界,此刻被一些远途的海商占据,其中并没有太多外国人的身影,主要是华夏移民为主。

    后世的南洋华人,大多都是从明朝后期开始,逐渐移居到南洋居住,其中一部分是海匪遗留下的血脉,还有一部分是明朝末年,为了躲避战乱和清朝统治,迁居到南洋的华夏子民。

    后世的南洋以及更南方的地域,总共有数千万的华夏子民,而在眼下,因为还没有过度开发的缘故,其中大约只有数万人的光景。

    无视这些由海匪和海商组成的海上船队,王方向着更加南方的方向航行。

    相对于遥远的美洲大陆来说,澳洲明显是一个更为优质的选择,其中一点在于澳洲独特的地理环境,另外一点则在于它的航海路途中,拥有数量庞大的补给地点。

    南洋,菲律宾,马鲁古,再到澳洲北部,整条航线上密布着数千座小岛,其中绝大多数都可以航行必须的补给品,以及珍贵的淡水。

    经过长达四个月的航行,等到真正踏上澳洲土地的时候,已经是万历十年的初春。

    回望遥远的华夏大陆,触目所及,只有一片茫茫大海的身影。

    对于离开华夏的决定,王方并不后悔,一个是此刻的华夏,并不合适自己的造反大业,另一个在于二十年后,最为残酷的小冰河时期就会降临。

    身为一个华夏子民,既然不想造反,那就只能为华夏的先辈们寻找另外一条发展道路,而海外的无人飞地,无疑是最佳选择。

    只是因为传统观念的缘故,华夏的先辈们始终不愿抛弃自己的土地,假如不是山谷中绝大多数都是无家可归的乞丐的话,就连王方都不确定到底会有多少人追随自己。

    目光再度投放到经过长途海运后,陷入疲惫的人们身上,整整六千七百余人,这些是王方十五年里搜集的所有愿意陪他来到海外的人口,而在此刻的华夏大地上,还有上万名不愿随他离开的属下存在。

    移民是一个长久的工程,第一批的居民自然不可能全部前来。

    按照王方的计划,自己首先需要一个稳固的移民基地,起码可以确保远途的移民可以顺利适应澳洲的环境,以及拥有足够可以食用的食物,和可是使用的资源。

    而眼下,船上的六千多人,就是他的先遣部队,等到确定自己可以承受更多移民的时候,他也会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