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四十五回 老子治国论(第1/2页)  妖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五回

    李承乾想不通,秦英今年四月才进宫为自己祈福,短短半年多怎么会将他们父子隔阂甚深看得透彻至此网毕竟李承乾以为自己表面功夫做地很足

    上辈子秦英在翰林院做了十年待诏,小道消息也听了不少比如李世民和太子殿下的关系并不如看起来那么融洽

    然而她不欲和李承乾讲到个中因由,便刻意忽略了他的话外之意,偏着头笑道“秦某虽然进宫祈福入朝为官资历尚浅,但是在长安城好歹扎根了两个春秋,对当时轰动全长安玄武门之事当然有所耳闻”

    李承乾蹙了蹙眉,显然感觉出秦英在避重就轻

    秦英继续笑,眼眸里的光流闪若星,做出来的狡猾模样像是偷了腥的猫

    两者僵持了一会儿,最后是秦英打破沉默“殿下对我有这样的疑问,我同样好奇殿下是如何得知陛下,也想要尊崇老子入太庙尚飨的”

    他的面色好容易恢复了淡定,却又被秦英撩起来一丝窘迫为了不落自己的面子,李承乾没有告诉秦英,那是他在那种情况下胡诌出来的他坐在上支支吾吾了一下才道“陛下今年年初颁布了羽冠排于僧尼之前的诏令”

    秦英面前的李承乾,一点也没有刚才上朝议会的威仪,倒是一团孩子气了许多

    换言之便是他幼稚了许多

    论心智,十四岁的他定然是斗不过三百岁的妖

    她目光的昭昭明明,看穿了他是自作主张地延伸了那条诏令的含义,却没趁机踩他的痛脚,笑容越加深,朝他施了一礼道“既然陛下和殿下乃是同心,那么等陛下回了长安,我便写折子上书此事”

    李承乾刚要再说什么,却看秦英施施然地起身,端坐到了他的案前,两个人隔着一张小几,四目相望

    秦英的手遥遥地伸向了国玺方印,道“通往圣王之路何其漫长遥远,殿下要学的还有很多,急于求成反而得不偿失陛下临行骊山前让殿下掌监国之权,并非是要考量殿下的能力能否荷担这份天下,而是想看殿下在高位上能否沉得住气”

    “不求成大事,但求守家业”李承乾思索了片刻问道

    秦英点了点头举例回答道“前朝开国到倾国历经不过三十多年巍巍大厦毁于一旦,便是因为只知成而不知守啊”她这也是在让他无为

    老子曾云治大国若烹小鲜又云为无为则无不治

    毕竟李承乾不在其位,并不好谋其政如今的李承乾只是太子,没有真正掌管一国权柄,在监国的当口上做出重大举措,难保陛下不会对他产生“指手画脚”的负面印象

    李承乾默默地注视着她,深感秦英这辈子的仕途若止步于礼部祠部郎中,真是可惜了若让她转职来当太子伴读还是大材小用,无异于将猛虎困于方丈竹笼

    她已经到可以为师的地步

    其实秦英的这番语重心长的话,和太子太傅萧瑀的言论完全不同

    每一任太子太傅教授兜传着儒书典籍的经意,还会顺带将无数治国方略,事无巨细地交代给李承乾萧瑀年纪大了就比较絮叨,讲完课之后还要耳提面命许久治国论调,唯恐李承乾一转眼就将这些忘在脑后

    然而秦英让他身在高位要沉住气,李承乾吃惊之余还有些新鲜

    学了数年治国方略,为的不就是学以致用

    若无为能够固守祖辈江山,那他不就无事可做了吗

    秦英好像猜出了他在心想什么,微微一笑问道“殿下有没有听过老子的一句话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李承乾摆了摆手示意自己一知半解

    在秦英离开长安的那段日子里,他为了感怀她还捧了一堆道书来看老子庄子淮南子已经通读了数遍,不过这种杂书并非是寻常人做学问所用的西席先生一般不会开示弟子李承乾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