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六章 诗文酬唱(第1/3页)  问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问山最新章节!

    少顷,包厢里陆陆续续又来了一群人。

    这些人有老有少,或男或女,言笑从容优雅,果然都有些诗人的气质。

    大家进来后,纷纷向丁友文表示关切问候,丁友文也站起身来一一作谢。

    谌涵俊数了数人头,向丁友文说道:“小汪还没来,要不再等会儿开席?”

    丁友文晃了晃手机:“刚刚在微信里沟通过了,小汪去取《短歌行》的样刊,时间难定。大家都是熟人,没那么多讲究,边吃边等吧。”

    众人入座,菜还没上,谌涵俊先打来五斤水花酒,向丁友文提议:“还是老规矩?”

    丁友文含笑道:“老规矩,行雅令!”

    众人都道:“请丁老当令官!”

    丁友文道:“咱们随意点,不要太拘谨,我出一首诗,你们挨个往下和就行,除了同韵,其他皆不讲究。”当下沉吟半晌,随口作出一首诗:

    雨后入三更,有虫窗外鸣。

    原非诗世界,押韵与谁听?

    大家拍手叫好,丁友文谦虚地向大家摆了摆手。

    谌涵俊坐在丁友文下首,闭着眼睛想了想,吟道:

    有景堪如画,相约须早行。

    山中花世界,水上梦都城。

    张胜利接着:

    芳醪缘客饮,诗趣由心生。

    鸟语知何处?落霞山外横。

    十几个人转眼间就各和了一首,有俗有雅。

    王子衡坐在丁友文上首,是最后一个行令的人。在座男女,除了张胜利,大家对他都不熟悉,此时见他要出声了,都是一副期待的表情。王子衡憋红了脸,也和出一首:

    村中两三灯,常循老路行。

    风声频唤我,来去又一程。

    丁友文举杯道:“小王,你真是一鸣惊人!来来,大家一起敬他一杯。”

    众人纷纷起身,和王子衡碰杯。夸奖之声,赞美之词,一时不绝于耳,王子衡仿佛又找到了大学时的自信,嘴里也开始滔滔不绝,很快便跟大家融在了一起。

    酒至半酣,忽见一个小个子男同志满头大汗地跑了进来,手里抱着一摞书。

    谌涵俊赶紧站起身让座:“快来,小汪,丁老等你这杯酒等得好心焦!”

    张胜利向王子衡耳语道:“这哥们儿叫汪常,诗词功底堪称一绝,好多作品发表在《诗刊》《扬子江》等权威刊物上,是协会里的得力干将。”

    王子衡向汪常瞥去,见此人其貌不扬,但能得到张胜利的高度评价,想必是个高手。

    汪常将手中的书搁在饭桌上,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道:“让大家久等了,不好意思!这是《短歌行》的样刊,先印出来二十本。我听丁老说今天大家都在,就没送去协会,直接抱过来跟大家先分享。”

    在座之人欢呼雀跃,瞬间便将桌上的书本瓜分干净,争相翻阅。

    张胜利给王子衡抢了一本,介绍说:“这是汤山诗友们自费出的诗集,里面不光收录的有全县优秀诗人近百首古今诗词,还有书画作品,是大家的心血。我们打算把它做成刊物,半年一期,这是定刊之后的初稿。”

    王子衡拿了一本在手里,仔细端详。

    封面是一幅国画:明月在天,大江奔流,一个英武老人酾酒临江,背后关山苍茫,舳舻千里。画的右侧有竖行题字:短歌行,丁友文戏墨。

    好气势!王子衡心中暗赞。

    翻开第一页,乃丁友文所作的卷首语,名为《诗词创作浅谈》:

    闲来无事,经常站在自家小屋的门前,眺望远处的田野。于是,一幅这样的图景跃入我的眼帘:

    晴朗的天空,艳阳高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