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章 崩溃(第1/2页)  云上扶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

    2007年,我大学毕业的第二年,我的生活依旧如故。

    5月的“黄金周”,又一次疯狂竞争的地产装修展会。我一下子又投入到人来人往、喧闹的人群堆中,不断地大声说话,不断地拉客户,不断地谈单子。

    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客户,向我们这些设计师提出有各种各样的想法、问题和要求。可是没有关系,客户的这些要求我们会用一百条你根本不能反驳的理由拒绝,这些都已经成为行业的经验了。

    更奇怪的是,越是像我这样子平时一句话都不愿意说,说服起客户来,却越有效果。所谈的单子,几乎很少失手。

    可是,我内心依然格格不入。

    然而,我不得不继续这样子的生存和打拼下去。

    我已然是一个独立设计师了,现在可以谈谈我的收入了。

    一个刚入行的助理设计师的起薪大概是2k每个月,只能维持最基本的温饱水平。独立设计师的收入很难说,会因为个体的不同而差异极大。混得差的、一般般的,一年只能有二十几万的收入,混得好的,光一份设计方案就可以卖十几万。

    要干到一年有二十几万的稳定收入,有的人可能两三年就达到了,有些人可能需要十几年才达到。所以,我两者都不是。我那个时候累死累活地干,但是我的收入只是比一般的助理设计师多一两倍而已。

    作为没有任何助理,一个人干四五个人活的独立设计师的我,想卖出一份价格高达十几万的设计方案,那更是天方夜谭。

    有些被伤害到的骄傲,不仅仅是因为目前这种狗一般累人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还来自于对自己一向自信的专业能力和水平的怀疑和否定。

    在学校,从大一到大三,我很认真地学习了石膏头像素描、人体素描、速写、静物素描、静物色彩、风景素描、风景色彩、三大构成、装饰画、手工模型、设计制图,甚至还学了些工笔画,另外还有艺术史、美术史、现代设计史之类。

    整个课程体系,现在看来,明显是偏向于建立在西式基础上的。整个大学,无论接触到的理论、设计风格和案例,甚至我自己听的音乐,都是以西式为主的。

    读书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这种课程体系上,包括自己偏好上存在什么问题,也不知道它们将来有什么用。只是觉得自己很感兴趣,很想学好。教材上的案例非常漂亮,我很喜欢,就是单纯的喜欢。

    当导师把个中细节一一分析,把其中奥妙一一展现的时候,我会叹为观止。美啊!我一直不知道“美”原来是可以量化的。

    所以,我低头弯腰趴桌子,除了宿舍食堂就是教室,希望自己的作业,让自己离它们更近一些。这种成就感让我废寝忘食。

    我总是希望我的作品做到令自己满意,不仅主观上自己满意;客观上,同一主题的作品,在班级里,我做的是最好的。大学的时候,基本事实也是如此。所以,我对自己的专业水平,很自信,甚至自负。我不知道我短板在哪里。

    更有意思的是,刚入行接到的单子也都是欧式的,我做得顺风顺水的,虽然累死累活,但是,在专业能力上,终究是自信满满的。

    可是突然有一天发现,公司里接的普通的单子基本都是欧式的,真正难得的大客户基本都是中式的。

    然后就想去做中式,觉得中式很简单啊,因为自己就是中国人啊,我还不知道中式怎么做吗?后来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懂,那就赶紧卯足劲去自学。

    终于把中式做得有点样子了,又碰到正儿八经真正的欧式,又懵逼了,又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懂。就这样反反复复。

    所以,我正式入行后,我所遭遇的,不仅仅是整个生活方式的转变,心理的隐忍,付出和收入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