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章 筹饷(第1/2页)  梁检叶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

    败家丘八们的发言十分简洁,中心思想就是把狗日的刀帕摁在地上往死里捶。

    永宁帝听得直倒牙,这帮只花钱不赚钱的大狼狗,有本事你们啃着树叶给朕打过喳理江啊!

    与兵部尚书定下威慑为主,小部骚扰为辅,绝不主动出击为原则的方案,永宁帝就叫各位将军去兵部商议具体方案,拟好条陈再呈送御览。

    送走了杀气腾腾的将军们,永宁帝开门见山,把最烫手的山芋一把糊到梁检、岳修民脸上,“木邦之争关乎大启颜面,朕虽不愿战,但刀帕若敢主动挑衅,朕亦不怕战。”

    老皇帝对刀帕本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亲自下场和稀泥,送去的也就是个询问敕谕,一没叫你腾位子,二没骂你谋朝篡位,你倒好,二话不说就反了?佛祖都有三分火,永宁帝虽说窝囊惯了,也是个好面子的主,谁不给我面子,我就捶谁全家!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大启刚历西北战乱,又经山西流民暴.乱,帑金日拙,国库支持有限,这筹集粮饷之重任,临江郡王会同内阁协领六部处理。”永宁帝浑浊的双目中,酿着疾风骤雨,盯着梁检、岳修民又补道:“二位务必倾力完成。”

    梁检:“儿臣领旨。”

    岳修民:“臣领旨。”

    凛冬已至,紫禁城高大的宫槐枝头挂霜,一阵北风卷过,枝桠分筋错骨般咯咯作响。

    梁检披着件软裘,沉默地走在宫道上,并不着急回府,任由脑中过着纷繁的信息,刚到崇楼,就见岳修民从后边追了上来。

    “殿下,下官往东华门内阁值房,可否与殿下一路?”岳修民侧身微揖,揣手笑着说道。

    梁检一口答应,他们二人协领六部筹集粮饷,以后必然多有交集,只是这位新任次辅大人对自己似乎格外亲近,总叫人觉得别有用心。

    两人穿过景运门,往东华门的内阁值房走去。

    “殿下,下官不知,您为何不直接指出刀帕与缅邦或有通气之事?”岳修民落于他身后三两步,低声问道,对朝贡大会那日他顶撞皇上似有不解。

    梁检放慢了脚步,他和仰阿莎起初就作了刀帕与缅邦互通有无的猜测,也许此次篡位多少得到了缅邦的支持。看来除过他们,岳修民也一早有了这种猜测。

    刀帕是一个极其凶残骁悍、自以为是的人,可以说此人蛮勇不通政治,是个一点就着的炮仗,要不是罕温家争位内斗,真还轮不到这位棒槌。所以,皇帝一旨温和的询问敕谕,都能戳了这位的腰眼子,这会儿再说背后没有缅邦捣鬼,那不是瞎就是傻。

    “次辅大人,父皇睿智,若他老人家没有做好缅邦参与其中的准备,区区木邦孤狼,又何必你我二人协力筹集三百余万两饷银?”梁检背着手,有一下没一下地拨弄着持珠。

    他太了解他的父皇,疑心重重、刚愎自用,任何事情非亲身所见所闻,以己力推断,都绝对不会信。所以,要想牵着他的鼻子走,就得如雪地捕鸟,一点一点以食诱之,万不可和盘托出引其生疑,只怕这位次辅大人还不曾领会过老皇帝的难缠。

    虽然梁检有些顾左右而言其他,岳修民还是读懂了弦外之音,干净利落地放下这个话题,叹息道:“此战怕是不易,也不知我大启国力能否支持的住。”

    梁检呵出一口白气,面色冰冷坚定,从容说道:“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次辅大人,咱们在这儿愁云惨淡的,是愁不出银子的。”

    “殿下说得是,六部之事,殿下只管主张,下官愿加一力。”文渊阁内阁值房就在眼前,一路东拉西扯,岳修民终于将这张投名状递了上去。

    他绝不是在自大其事,放眼内阁,陈阁老七十岁的人,早已不问朝政,专心伺候皇帝修道写青词。东宫一案,皇上撸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