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0章牟国长勺(第1/2页)  齐霸春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牟国地处齐鲁大地的中心地带,位于后世的鲁中山区,处于泰山余脉的山间小盆地上,是个东夷人的后裔所建立的小国。因为临淄要前往牟国越要翻越山脉丘陵,而从牟国至曲阜却基本上一马平川,在地理环境的影响下,牟地与曲阜的联系更为亲近,所以牟国现在是鲁国的附庸国。

    鲁国在春秋之前实力还是比较出众的,毕竟鲁国是周王室最信赖的东部亲蕃,身为周公之后的鲁国政治地位较高。鲁国凭借自国家的软硬实力,还能借助周王室的威望,在周围的小国之中有很深的影响力。

    在北方的强邦齐国正在与胶莱半岛上的东夷纠缠,无力跨过鲁中的山脉向西南方扩张,鲁国便成为了鲁西南平原上的最强国,不但淮泗之间的小国要向鲁国纳征,北方的牟国人也向鲁国表示了臣服。

    但时移势易,在建国时实力相差不大的齐鲁两国在几百年的发展之后,齐国的国力已经压住了鲁国一筹。随着齐鲁之间矛盾加剧,夹杂在两国之间的牟国也有了很深的危机感。两年前鲁侯率军在齐国打了败仗,狼狈的经过牟国逃回曲阜之后,见到鲁国这种情形的牟君从此便忧从忡忡,担忧夹杂在齐鲁之间的牟国会受池鱼之殃。

    他的这种担忧无比正确,历史上的长勺之战便发生在牟国,史书上记载了齐鲁两大国的反映,但处于交战地的牟国便被无视了,反正牟为小国,它的力量微不足道,不会对战事造成什么影响,至于战争带来的破坏,没破城没灭国的又的了什么。只是小白为了减轻战败的风险,没有盲目的去进攻鲁国,因此在今年春天的伐鲁没有进行,牟国才躲过一场无妄之灾。

    更为万幸的是齐鲁两国不但没有打起来,齐鲁之间反而要进行联姻了,两国战事会有这样的结果,最为高兴的人便牟君了。毕竟战事一起,牟国势必会成为齐鲁角力的战场,而两国保持和平,处于两国必经商路上的牟国便可坐地生财,牟君怎么会不希望齐鲁保持和平呢?

    自从齐国从几十年前强势扩张,开始崛起,身为鲁国附庸但却离齐国较近的牟人一直过得胆战心惊,生恐会遭到齐国的进攻。只不过牟国已经做鲁国的附庸很久了,要想改换门庭还有顾虑,想要在齐鲁两国的夹缝里求生存,没有不俗的政治智慧玩不转。

    此次小白经过牟国,牟君对小白热情相待,为的便是讨好齐国,好令牟国能从齐鲁争锋而引起的漩涡中抽身而出。牟君的这个天真的愿望在小白眼里简直是痴心妄想,古往今来骑墙派可没那么好做,现在早已不是靠君主间的私谊便能决定国事的时代了,礼乐制度崩溃之后,人们更多从利益方面考虑国与国之间的问题。牟君与其指望左右逢源,还不如去做个唯强是依的墙头草更好一点,至少还能多保几年牟国社稷。

    因此虽然牟君对小白的招待很热情,处事周到也没有失礼的方,但小白还是将牟国列在齐国的扩张名单上。牟国居于齐鲁之间的要道上,又是齐国入侵鲁国的要地,如此重要的战略要地当然应掌握在齐国手中,小白希望能吞并牟国,至少也该成为齐国的附庸才对。

    事实上牟国的农田不是小白下手的理由,一处山间的土地,再肥沃也比不上大河沿岸的平原,可以说牟国除了有一定军事价值,余则无关紧要。但现在小白图谋牟国的理由又多了一个,牟国地下的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无论煤铁金铜都有一定的储量。现在的牟国虽然因为山林较多,地下的矿藏多未开发,但此地发展冶铁业的条件得天独厚,从战国时起便成为重要的铁产地,是北方几个冶铁中心之一。

    现在齐国凭借着小白的指导,率先开启了铁器时代,虽然主要用在生产农具上,但已在农业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齐国最近的粮食丰收势必会引起周边国家的注意,更多国家也会发现铁农具的作用,并且考虑开发自己的铁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