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3章、再次下诏(第1/3页)  天苍茫,雁何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兵压境,晋阳城被占,东燕危在旦夕。冯距心再大也坐不住龙椅了。

    第一份海选能人的诏书下达后不久,第二份诏书又公之于众:西凉大军已占领晋阳,即日起,为打退西凉大军向全国仁人义士求退兵之良策。一旦采纳重金赏赐。

    此诏令下达后,很多仁人义士均表示愿为皇帝献策。

    那日在朝堂上,中书令秦浩也像其他大臣一样,在皇帝向臣属讨要计策时保持了沉默。秦浩缄默不语,不等于他没有计策。可他为何没有向如热锅蚂蚁的冯距进谏呢?

    秦浩虽一品大员,在朝中并无实权,是一个被架空了的中书令。秦浩曾多次向皇帝进谏良策均被徐真挡了回来,徐真是朝政的晴雨表,朝中奸小之徒为了在徐真那里捞到好处站在徐真一边随声附合,极尽谄媚之能事。一次次的败奏,秦浩不得不收敛内心,如同静兔。如今国难当头,忠贞报国的他不想违背良心做一个空有虚名的宰相,便在下朝后递了一份奏折。

    这份奏折的内容是:为打退西凉大军,向全国所有的仁人义士征集退兵之策。计高一筹者重赏。

    “这个奏议甚好,爱卿为何不在朝堂上进言呢?”冯距想到自己曾在朝堂上气急败坏,大放厥词。他想不明白秦浩在那种情形之下为何沉默不语?

    “微臣在朝堂上没有想好,下朝后才完整了思路。”

    “来人!”冯距马上命司礼太监徐晃拟写告示。

    就这样,一个全国范围内的选武,一个在全国范围内的献策活动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

    在第一张诏告发出的第二天,比武的擂台就搭建起来了。擂台设在昭阳殿

    门前宽阔的广场上。

    五天后,一切准备就绪,比赛正式开始。冯距亲自坐在审台上,开赛前他让徐晃宣布了规制,并向比武者发出赏令:前三甲,皇帝封官晋爵,赏赐白银二百两。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何况武艺高强之人更愿在全国的擂台上一显身手呢。

    秦江月与义林的兄弟们得天独厚,他们离京城不过十几里地。在诏告发布后的第二日,全体报了名。

    这天早晨,那些爱看热闹的人拿着户部发的身份证明,市籍,早早在擂台旁等候了。为安全起见,观者必须是龙城的居民,外地来京者一律谢绝。

    比赛的内容很简单,一是马射,二是剑术。三是根据战争形势论说战术。

    第一个打擂的是驭虎山庄的掌门人吕进,向他挑战的是义林的许长虹。

    原计划秦江月第一个出场,但驭虎山庄的吕进也要求第一个出场。为了不出偏差,赢取胜利,秦江月决定让许长虹先上。如果许长虹斗败吕进,义林内部怎么都好说。但事实上这不过是一种假设,吕进武艺高强剑术精湛江湖人都知道,许长虹是斗不过吕进的。许长虹做好了失败的准备,他知道他不过是在为秦江月铺平道路。秦江月观看他们格斗时gao清吕进的弱点,等到他上台挑战将是另一种风彩,有可能打败吕进。

    咚咚,咚咚,咚咚咚,一阵鼓声之后,太监徐晃宣布第一场参赛者的姓名,然后再一次击鼓,比赛就正式开始了。

    竞技的第一项是马射,两个对手每人骑上一匹良马,带上三支箭。他们一边策马一边射箭。他们的箭要射向六十米远的耙心上,耙心不过半尺长。

    吕进不愧是江湖上的老手,他身材粗壮,高大威猛。骑马的本领十分了得。只见那匹马在他的身下十分听令,速度不疾不徐。他在马上用力射出三支箭后,支支入围。

    许长虹呢,可没有吕进的硬功夫。他学剑术也不过是半年的事,骑马射箭是他的娱乐。但许长虹这个年青人心里素质特别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不慌不忙地骑上高头大马,慢慢地拉开弓,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