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由于叶氏有了身子,肚子又大得出奇,所以劳动力有限。陈千山倒是来帮了两天忙,但后来他家也开始农忙了,也就没有再过来了。
后来,还是陈继达和朱氏俩人将玉米棒子收回家后就赶过来帮着弄了两天,陈继兴家这才将今年的玉米全部搬回家。
叶氏受不了地里的闷热和劳累,但在家里脱粒却是没问题的。此外,她做一会儿便休息一会儿,到底是将家里所有的家务活全部包了。
饶是这样,又有了鸡公车的加入,又是其他人帮忙掰玉米棒子的,一家人合力将收回家的所有玉米脱粒完已经是半个月之后了。
这半个月来,为了趁着天气好赶紧将玉米晒干装仓,陈继兴经常一个人干到半夜。
见状,叶枫便只可惜自己不是理工科毕业的,要不然,若是能发明出一台脱粒机那该多好啊。单单是效率,就不是手工能够比的。用手一粒一粒的脱,实在是太耗时了。
这段时间,他和千言的手心一直都是红红的,都是被玉米芯被磨的。
不过,这些天的辛苦也是值得的,接下来的一年,无论是吃喝还是卖了粮食换银钱甚至喂鸡什么的都要靠这些玉米了。且再辛苦,也不过是坐在堂屋里,不用背太阳过山。
这日,陈继兴和叶枫将后院的地又平整了一回,这才开始铺竹席,准备晾晒玉米。只是,今年的玉米大丰收,单单是后院这块地却是不够晾晒的。
除了这里,还需抱着竹席去其他地方晾晒。
将后院都全部晒上后,叶枫又抱着竹席跟在挑着玉米的陈继兴后面,朝离祠堂不远的院坝走去。一边走,叶枫便一边活动腰和颈椎。
这些天脱粒,基本姿势都是垂着头,弯着腰,叶枫只觉得自己腰都要断了。
幸好天公作美,今日又是艳阳高照的,正是适合晒玉米。到了院坝,叶枫赶紧放下竹席开始铺设。
村里的富裕人家一般都会在自家后院或者前院里整理出一块地来,专门用来晾晒粮食,十分的方便,用不着搬进搬出的。
不过,大部分人家却是和陈继兴家一样,是没有专门晒粮食的地方的。
为此,村里倒是铺设了一处公用的,谁都可以使用,也就是眼前被村民称为“院坝”的地方。此处是用青石板铺的,大概有好几亩地宽,且打磨得极光滑,最是适合晒粮食。
叶枫铺设竹席的时候才发现,其他几户人家来的早,早就将好的位置占了。这里虽然都是石板铺设的,但有些地方却是挨着树林的,这样一来,光线和热度自然不如其他地方好。
不过,这样也比在家里晒或者附近的草地上晒好得多了。草地一般都是凹凸不平的,早上有露水,要少晒一会儿。晚上上露水也快,又必须收得早。
且到底不如院坝这里,竹席是紧贴着被太阳晒得滚烫的地面的,玉米也干得更快些。所以,位置差一点就差一点吧,总比没位置的好。
见叶枫铺好竹席,陈继兴便将玉米倒了上去,又用工具弄的薄薄的。就这样,陈继兴挑玉米,叶枫拿竹席,再晾晒,如此重复了好几次,这才将家里的玉米全部挑出来晒上。
到了傍晚,俩人又来到这里,先将玉米装进竹筐里,裹好竹席,陈继兴挑玉米,叶枫拿竹席。一连好几天,如此反复,方才将玉米晒干。
这样的经历让叶枫不得不感慨,家里没个地方晾晒粮食简直太不方便了。于是,叶枫便想,等建新房的时候一定要在家里留出一块地来,铺好石板,打磨好,方便晒粮食用。
方便倒也罢了,叶枫最烦的就是在收玉米的时候,竹席上那些细小的竹签动不动就会扎进肉里,非常扎人,需要叶氏拿绣花的针才能挑出来。
这日,家里所有的玉米都晒干了,齐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