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2章:张子强遗嘱(第2/4页)  穿越时空的霸业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顽兵说:“咱本是一家人,分什么彼此。我顽兵有今日,不全是岳父大人栽培的吗?对我有再生之恩,没齿难忘。”顽兵说得也很动情。

    张夫人更感激的是,张子强他活着时想自立为楚王,没有办成,死后皇上不是封他为南昌王了吗?又在南昌立庙祭祀,连她的两个儿子也从祀庙中,她每次去庙上祭祀,一看见皇上亲笔题写的《敕赐南昌王庙碑》,看见顽兵称颂的“王之恩德,注在朕心”,张夫人都忍不住要大哭一场。这是真心话。

    说到此处,她又哭了。

    顽兵善解人意地递上面巾让她拭泪。

    话题由军国大事、家事渐渐扯到了儿女情长上来。

    顽兵说:“有一件事,我一直放在心中没有说出来,在南昌王病危时,他曾拉着朕的手,说把小女儿张惠托付给朕,不知他对岳母大人说过没有?”

    由于此前张惠已有铺垫,张夫人总算没有感到过分吃惊和意外,她马上迎合,声称对皇上说,比对我说更好,更算数。但不知这遗嘱是几句什么话?怎么个托付法?

    顽兵告诉她,岳丈对他说,他死后最大的心事是张惠,他认为女婿日后能成就大业,如果有那一天,希望顽兵纳张惠为妃子,共享富贵,岳母也有个依靠了。

    张夫人心里想,怪不得惠儿问这事……即有这念头,张子强怎么不对我说?

    顽兵说:“是岳父去世头两天他清醒时说的,弥留之际,你们赶到床前时,他说话费力了,又当着很多人,这可能是他没说的原因。他本来要写一份遗嘱的,走得太匆忙,也没来得及。”

    顽兵的这几句解释听上去也说得过去,但事关女儿终身,张夫人还是觉得突兀,没有任何精神准备,说不上是喜是忧,心里如同打翻了五味瓶,什么滋味都有。

    张夫人说:“那,这么多年你为什么没对我说起过,直拖到今天。”

    顽兵是这样解释的,岳父说得明白,只有顽兵成大业,当了皇帝,岳父才肯把张惠嫁他,登极以前,顽兵怎敢提出此事?

    张夫人信以为真了,这是站得住的理由。她又发问,这就是皇上千方百计不准惠丫头嫁给白玉的原因吗?

    顽兵说:“正是。”

    张夫人问起顽兵现在怎么办?皇上想怎么办?

    顽兵说,婚姻大事,向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岂有自己做主的?而今岳父不在了,当然听凭岳母大人做主。这话说得张夫人心里很舒服。让亲生女儿给人家“做小”,本非所愿,可这“小”不同于民间,是仅次于皇后的贵妃,如不是前世修来,怎么可能有此殊荣!她想到与青灯古佛为伴的女儿,心情又沉重起来。

    张夫人说,亲上做亲,这是张家的荣幸,谁家能出两个皇后呀!惠丫头跟了皇上,也是她的造化。只是,这事冷丁一张扬出去,朝野上下会不会有什么说法?更叫她忧虑的是张惠。

    顽兵说:“别人议论还在其次,朕也担心惠妹会反感。”

    “是呀,”张夫人说,“她本来任性、倔强,心里又割舍不下那个白玉,这才任性地在家里带发修行。不瞒皇上说,老身怕她是扭不过来呀。”

    顽兵说:“这且不论。朕只想讨个明白,岳母大人是不是打算按岳父的遗嘱办?”

    “瞧皇上说的,”张夫人说,“别说是张子强临终前有话,就是没话,皇上提出来,老身会不答应吗?这得祖上积多大的德,才有这样的殊荣啊?”

    “岳母这样说,朕就放心了。”顽兵说,惠妹知书达理,劝动惠妹是有指望的,她不会不遵从父亲的遗命吧?

    张夫人还有另外的忧虑。父亲有遗嘱,张惠一定会遵从,只是口说无凭啊。就怕惠丫头上来倔劲较真儿,倘真有个文字备在那里,就是另外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