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8明孝宗张皇后(四)(第1/3页)  [快穿]皇后进修系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   万安、刘吉这几位积威甚重,首先派出了六部等中央机构的官员打头阵。不管是有意的还是被逼的,六部官员纷纷递交了辞呈。北京六部的六个尚书,十二个侍郎;都察院左右都御使;大理寺、国子监、太常寺、鸿胪寺的主管,二十多个人,齐刷刷地上书致仕。

        这二十多个人当中,有在成化朝偷奸耍滑的,也有一生正气、后来成就一代名臣的,然而在这种奇异的情况下,他们不约而同选择了集体罢工,这可是非常要命的事情。

        按说新皇登基,适当更换朝臣人选,进行换血也是正常的,递交辞呈试探皇帝态度,也是一个官场上心照不宣的做法。但是国家的主要机构,从襄理国家事务的六部,到监督机构、教育机构,再到审判机构,国家重要的部门,除了管养马和管做饭的之外,一起请辞,这也让朱佑樘心里十分郁闷。

        这些人要不要换?多数都是要换的,但绝不是现在!朱佑樘只得不动声色,先好言安慰了几句,把他们全部给留了下来。

        内阁的几位看到这个风向,十分满意,于是自己披挂上阵了。除了年初致仕的彭华之外,万安、刘吉、尹直同时递上了辞呈。想当然,这个面子朱佑樘还是得先给的。这三个人虽然都是小人,然而他们和那些不学无术的侍奉官不同,都还算有才学,更重要的是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成化朝的二十多年,虽然出了一大堆问题,然而至少朝堂还在不断地运转。

        朱佑樘内心其实特别想把他们换个干净,但是还是要留个人下来,传帮带一下,交代一下内阁的工作流程、帮人熟悉内阁的分工、处理事务,以及大事小事上的经验之谈。治大国如烹小鲜,细节的改变得慢慢地来,一下子火加的太猛,一锅菜说不定就糊了。朱佑樘用的手段也是比较温和,一点一点地调整,温水煮青蛙。

        ---------------

        朝堂上的事阿娇暂且管不到,阿娇目前思考的几件事情都和后宫有关。朱佑樘已经下令,给两位老娘娘上尊号,另外就是阿娇的册封礼。

        没法上尊号的那位老娘娘,是目前宫里的吴废后。由此可以引出一连串后宫名分的问题。首先目前还有另一个活着的皇后,就是宫外的代宗汪废后。更早的历史遗留问题,还有代宗的生母吴贤妃,以及代宗后来立的杭皇后。再往下说,因为宪宗立万贵妃做皇贵妃,那么再早时期代宗的皇贵妃唐氏的位分问题,也是没有进行处理过。阿娇可以选择让这些事情都沉睡下去,然而也可以让它们都浮上水面。

        因为钱皇后当年的一句建议,首开了本朝恢复废后名分的举动。从感情的角度来说,在王皇后和吴废后之间,朱佑樘肯定是更加偏向吴氏的。然而朱佑樘此人是非常讲究礼法的一个人,王皇后也是个可怜人,也没犯过什么错误,所以朱佑樘也只能在待遇上优待一下吴氏,却不能给她正式的名分。

        然而代宗妻妾子女的问题则是不同,宪宗已经明确恢复了代宗的皇帝地位,却没有给他身后人留下应有的交代。目前汪废后带着茹素的小女儿生活,大女儿固安郡主,公主的位分至今还没有恢复。

        这不是阿娇在多管闲事,也不是因为阿娇上辈子和汪氏关系好,因此这辈子圣母心泛滥。阿娇是借着这个事情,要引出更重要的礼仪完善出来。阿娇认为,正是从宣宗朝开始,由于胡孙二人之争,再加上后来朱祁镇、朱祁钰的兄弟之争,导致了明朝礼法上的弹性大大增加,很多事情都没有先例,纯属依靠大臣们进行讨论来制定,这一点很不好。应当先有规范制度,然后再根据这个制度来框定人的行为。如果没有完善的制度,容易被人钻出空子来。

        没错,阿娇暗指的就是日后那场嘉靖弄出来的“大礼仪”事件,既然有这个事情发生的风险,就应该早点开始防患于未然。皇位的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