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6明孝宗张皇后(二)(第1/3页)  [快穿]皇后进修系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   次日起身,朱佑樘带着阿娇依次拜过皇帝、太后、皇后。第四日两人共同祭拜了祖先,随后群臣赐宴,命妇朝贺,太子成婚的所有程序终于走完。

        朱佑樘每天还有很多事情,阿娇则是在熟悉自己的环境。

        东宫的生活还是比较简朴的。现在皇帝的小金库基本都被万贵妃挥霍走了,剩下的也因皇帝自己沉迷修道、炼丹之事,被各式各样的侍奉官卷走了不少。

        整理好自己带的一点东西,还有那些婚礼时按规定置办的物件后,阿娇也开始熟门熟路地打理起东宫的事情来。朱佑樘的书房阿娇也没仔细看,毕竟书房这样的要地还是暂时互相留一点空间。几本文华大训被放在最显眼的位置,显然是经常翻阅的读物。

        有几个后宫的人是必定要上门拜访的。周太后是祖婆婆,而且还不是个好伺候的老太太;王皇后是个隐形人,最近总算露出了点笑容,因为那个名分不是皇后,实际却地位相当于皇后的女人终于死了。另外朱佑樘幼年时候的养母吴废后也是要登门造访,目前她的日子也比过去要好过了很多。

        周太后从来没有放弃过压倒正室钱皇后的念头,钱皇后都已经死了快二十年,她还在为自己争取名分。四月,给周太后上徽号的典礼,浩浩荡荡地开始举行了。文武百官命妇全来朝拜,场面宏大至极,充分满足了周太后内心的渴望。上了徽号,还要派人告天地、告太庙、告社稷,上的徽号也是非常隆重,“圣慈仁寿”,统统都是极好的词。要知道当年的钱皇后升为太后之后,不过只得了“慈懿”两个字而已。

        阿娇对于周太后这种行为向来就不能理解,人家钱皇后身有残疾,身体也不好,也没怎么为难过周贵妃母子,不知怎么周太后就这么要针对人家。明英宗死前特地吩咐要和钱皇后合葬的,周太后还能争什么?她自己儿子是皇帝,娘家人跟着鸡犬升天,朱见深对钱皇后这个嫡母态度后来也不好,不能做人留一线吗?

        不过也得亏周太后这样的人在宫里,万贵妃好歹还有个忌惮。钱皇后那样的人,万贵妃撺掇朱见深废掉吴皇后的时候,为吴皇后说了几句话,马上遭到皇帝的厌弃。周太后这个人就很能讲究方式方法,在这种问题上不和皇帝对着干。

        后来朱佑樘走出了冷宫之后,也就是周太后能接下这个烫手山芋,就算是王皇后恐怕也是很难保护住这个小孩儿的。

        ---------------

        朱佑樘的太子读书之路并不是那么轻松,然而比起后世清朝皇子的那种苦读制度,还是要轻得多了。不过朱佑樘自幼的身体就一直不是太好,这估计也和他父亲老是乱吃丹药有点关系。

        然而目前的朱佑樘总的说来还是个意气风发的年纪。虽然经历相当波折,但也拜万贵妃所赐,目前后宫的其他兄弟们基本都不到十岁,还没到有竞争力的年纪。

        朱见深目前越发把精神寄托在了那些丹药上,阿娇也知道他估计没多久可活的了。说实话,道士和乱吃丹药真是害人不浅,阿娇自己当道姑的时候,就看到过不少最后把自己吃死的道士。倒是多吃素、营养均衡,才是养生之道,这点最初还是阿娇向明代宗的发妻汪氏学来的。

        后来在康熙的后宫,长寿的妃子数量相当可观,也不是靠炼丹炼出来的。到了宋朝的时候,赵构母子寿数都很长,都活到了八十多岁,纵观整个历史,能活这么久的太后和皇帝也是少见。

        阿娇见过的几个长寿之人,活到八十岁以上的,汪氏和苏麻拉姑都习惯吃斋念佛、茹素;赵构和韦太后长期生活在南方,口味也较北方更为清淡。看看明朝这些皇帝,从南方迁都到了北方之后,一个比一个活的时间短,后来还是南边来的嘉靖上台之后,才扭转了这条一路探底的曲线。

        明朝后宫的食物总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