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八十一章 扬仲国天威的时侯到了(第1/2页)  回到东汉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登基近一年,袁耀表面看起来,并没有大动作,给外人的印象就是整天沉迷在奢侈香艳的生活中,已经与以前的那个浴血奋战的形象不一样了,其实,这正是袁耀计谋

    孙子兵法云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这是袁耀最为熟悉的几句兵法,尤其是前五个字。

    兵者,诡道也

    袁耀这一年来,只要有空,就会提心吊胆的察看“古书”的状态,自然也就免不了在察看之余,翻开“古书”的第一页看上几眼,然后感叹一番。

    时间长了,袁耀对这几句兵法的体会就越加的多了起来,而且还是每看一次,这个体会就会与前一次不同。

    “兵者,诡道也”这五个字不用多解释了。

    “能而示之不能”这几字,表面上的意思就是,能战而示之软弱。

    再多想一下,就是强而示之以弱,弱而示之以强。

    再一看,也可能是,明明能够,而让人以为不能够,明明不能够,而让人以为能够。

    或者

    袁耀就是要营造出胸无大志,心满意足,满足现状的现象,让外人都以为袁耀当上了皇帝后,想的就是如何保住皇位,然后守着现有的江山逍遥快活一生。

    但是袁耀其实是在用计

    明明是袁耀最为担心的潜在敌人,袁耀反而示之以亲近,放纵其行为,明明是袁耀想要重用的将领,袁耀反而故意的不重用。

    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利用一年的时间,一方面让大仲帝国休生养息,安稳渡过史上灾难涉发的这一年,另一方面就是要趁着这个机会,检验各方诸侯的忠诚

    所幸的是,无论是远在西域的韩遂及马氏,还在近在朝中的杨彪,都表现得十分拥护大仲皇朝,就连袁耀一向最为担心的马超以及降将关羽、张飞、夏侯惇等也都得到了众将的认可,似乎已经接受了袁耀为皇帝的现实。

    但南匈奴叛变了

    这封来自凉州的密报是袁耀的地下情报组织传来的,情报中称南匈奴单于刘去卑在大汉统一后,利用其特殊的身份,暗中说服了乌孙国,以及逃亡到乌孙国的北匈奴残部,暗中联合用兵,已经灭掉了康居国,并强征康居国牧民为兵,继续向西进攻,欲在西方建立一个独立的势力。

    刘去卑并没有按袁耀的意思屠灭北匈奴人,反而认为大仲帝国刚刚成立,根基不稳,袁耀不可能离开皇宫,率军远赴万里之外去进攻他,这正是他重组匈奴,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特别是匈奴人绝不可信”袁耀愤恨的在心中吼道。

    杨武派出手下后,很快又回到了袁耀身边,不解的问道“陛下,刘去卑不是在与北匈奴交战吗难道”

    “杨武,朕当年还是没有对你的建议足够的重视你当年一直怀疑刘去卑的忠诚,事实证明你是对的”袁耀将手中的密报递到了杨武的手中,“你看看这份密报就明白了”

    “是,陛下”杨武恭敬接过密报,迅速浏览,很快就剑眉倒竖,咬牙切齿,面色愤怒。

    “陛下,臣恨不得现在就以斩下这狗贼的首级”杨武怒道。

    袁耀点头,拍了拍杨武的后背,亦恨道“朕自认为待刘去卑不薄,没想到竟养了一头白眼狼他以为远在大漠之外,我不能奈之如何,那现在,我就要让天下所有人者看看,敢违背我意志的下场”

    两人议论间,众将纷纷来到,恭敬的立在大殿的两侧,暗中猜测着皇帝袁耀的意思。

    这种召见并不常见,虽然只是召见留守都城平舆的一部分人,也不常见,大多数时侯,文武百官只用在丞相府向袁术上表即可,并不用来皇宫。

    不过,也正因为如此,众将眼中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