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五十章 我要造湖(第1/2页)  回到东汉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冯耀命亲随将牺牲的兄弟放平在地,脱下了自身的长袍盖在其身上,然后跪在其尸体前,拜了三拜,道“兄弟,走好,你的家人我一定会好好照顾的”

    见到主公如此,其余的亲随也大受感动,纷纷跪下,照着冯耀的模样,叩首三拜,许褚,戴陵,莫不如此。

    那三个请命的亲随感动得哭了起来,大声叩谢主公之恩。

    冯耀站了起来,目光如炬,遥望着远方,“有一天,我会让你们见到我用曹贼的首级来祭奠所有牺牲的英灵的但是现在我希望你们都能冷静下来”

    三名请命的亲随含着泪,用力的点了点头,大声道“我等愿为主公肝脑涂地以报主公大恩”

    冯耀点点头,命所有人振作起来,等一会儿后,杨武返回,禀报了前面的状况,并没有危险,也通知了营寨加强防守,这才回来复命。

    回到桃林居后,冯耀之母冯夫人大为高兴,拉着冯耀说了半夜的话,直到夜深了,油灯中的油快烧完了,才依依不舍的让冯耀去睡觉。

    因为母亲冯夫人就会和姐夫一起回寿春,所以冯耀并没有将遇刺的事说出来,不想让冯夫人太过担心。

    姐夫黄猗亲手那五百弓骑兵的统兵兵符交到了冯耀的手上,冯夫人又选出了十名最好的奴婢留了下来,命其好好照顾她们的少主人冯耀及少主母龚英莲。

    冯耀已经有了许褚戴陵还有一百多亲随的护卫,哪里还用得着这些奴婢,但是冯耀也不好拒绝母亲的好意,便将十名奴婢全部交给了龚英莲带着。

    次日天刚明,冯夫人便乘上马车离开了冯耀一直送出十多里,才在冯夫人要求返回了平舆城。

    军师徐庶在得知冯耀遇刺的事后,献计道“主公,刺客应该有两个人,不如将其尸体悬于城门外,一来可以震慑心怀鬼胎者,二来其同伙必会趁夜来盗尸只需提前命士卒埋伏于外,必可擒之”

    冯耀依计,白日主要与徐庶讨论战事,挑选精兵的事交与许褚与戴二人去办了。

    到晚间,果然如徐庶所言,另一名刺客现身,被伏在外面的斥候统刘顺领众斥候生擒,不过还没来得及审问,刺客便咬破含在口中的毒丸自杀,其身份无从查起,也无法确认其背后的主使者是谁。

    冯耀又张贴了一份悬赏公告,令所有百姓,只要发现有可疑人物便可以向官府举报并领赏,至于那两具无人认领,也无人认识的刺客快尸体,在悬挂了两日后,便开始发臭,只得挖一个坑埋于野外。

    城内的招贤令这日引来一个特别的人才,姓张名亮,字伯奎,四十多岁,曾任过县吏,广读诗书,在平舆县也算小有名气,对平舆的地形非常的熟悉,见冯耀广施仁政,将郡县之中贪腐之吏全部清除出官场后,为之大喜,自荐来投冯耀。

    冯耀与其一谈后,发现张亮不但对平舆的地形熟悉,而且对治理颖水独有一套,张亮以前也曾提过建议,但是历任郡县之主,要么是不相信张亮的理论,要么就是根本无心去做这样的赔钱买卖,光顾着从官场中捞油水。

    张亮认为汝南本是一个好地方,水源丰富,土地肥沃,气候适宜,但是由于地势平坦,河床浅,汝南经常不是旱的土地开裂,就是因雨水过多,形成涝灾或是河床改道,淹毁附近的百姓农田、房屋,令汝南境内的百姓苦不堪言。

    因为涝灾的原因,在平舆县县内,特别是在平舆城以西的地方,形成数百个大大小小的湖泊,池塘,如果能依着这些湖泊和池塘,将其全部挖深,挖大,在平舆城的西部挖出一个巨型的湖泊,并且和颖水相连,就能起到存储调节雨水的作用,旱季不至于滴水皆无,雨季过多的雨水也可以流入这个巨湖之中,可以使平舆县从此之后再也不会有涝灾,百姓就能长期的定居下来,安居乐业。

    张亮的这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