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五十二章 俄军大崩盘(上)(第1/2页)  甲午之军工霸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骑兵军的指战员们对此并没有什么意见,因为这本来就是“影子部队”存在价值里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事实上第二骑兵军的主要军官其实都是出自第一骑兵军的军官,比如第二骑兵军的军长实际上是之前第一骑兵军的副军长,而且在战争结束后除非获得晋升,否则第二骑兵军会被解散、重新变成“影子”,而他们也将重新调回第一骑兵军,所以并不会因此产生不满。

    虽然也有规定说如果影子部队取得了惊世骇俗、而且胜过其本体的辉煌战绩,则主体跟影子的身份可以对调,但实际上这几乎是没有可能的,影子部队的人员素质毕竟要差一些,而且平时又没机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演练,实力上还是有着明显差距的。更重要的是,真有那个本事的大能,正常情况下都会被留在本体以获得更加充分的锻炼,而没有牛人带领,影子也就只能永远是影子了......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影子部队的官兵不如本体,但是跟其他部队的相比,却还是要有优势得多,主要是省去了磨合这一环节,立即就能形成战斗力,而且因为只是补充、并非替换,第一骑兵军的骨干还在,实力下降的幅度就更小了。再加上连续胜利带来的高昂士气,重新变得齐装满员的第一骑兵军实力并不比春天的时候差多少,就算比不过一个沙俄主力方面军,也至少有一拼之力,再加上全骑兵部队无以伦比的机动性优势,在沙俄骑兵方面军已被打残之后,他们就算打不过,也不至于会吃大亏。

    正因为有了这样强大的实力,白朗才敢挥师一路向西深入沙俄腹地,世人都将他看作无双勇将,但他更可怕的,其实是被勇猛之名掩盖了的冷静和理智......

    由于三大方面军全都遭到惨败,沙俄乌拉尔军区出现了可怕的兵力真空,白朗率领第一骑兵军越过乌拉尔山的过程中几乎没有遭遇像样的拦截,轻而易举地一路打到了乌法,如果不是俄军司令部跑得快,包括布鲁西洛夫在内的一大票沙俄高级军官就都要被俘虏了。

    没费吹灰之力攻占了兵力空虚的乌法之后,白朗并没有继续向西挺进,而是转道向南进入了平坦开阔的伏尔加河下游平原,这样的地形更能发挥出骑兵的优势,走南线向西显然要比北线更有胜算。

    事实上,如果不是俄军兵力空虚、士气崩溃,第一骑兵军想要轻松越过乌拉尔山打到乌法,哪儿会有这样容易?便宜总不可能一直都有,喀山那边应该还有不少驻军,第一骑兵军如果在山区长期滞留而被陆续赶来的俄军缠住,就算是白朗也会十分头大的,因此他选择南下进入有利于骑兵作战的地形也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

    进入南部平原之后的中国第一骑兵军果然是如鱼得水,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攻下了十几个城市,几乎将伏尔加河以东平原地区的俄军一扫而空,而逃到喀山的布鲁西洛夫上将等俄国将领却根本不敢南下与之交战,对此极为震怒的沙皇尼古拉二世撤了前者的职务,可换上的继任者却还不如布鲁西洛夫上将......

    新任前线指挥官顶不住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压力草率发动进攻,但事实上俄军有战斗力的部队已经全部损耗殆尽,他麾下的部队看着不少,但是大部分士兵就连基本训练也未完成、而且士气极其低落,几十万俄军在半路上就跑掉了超过两成,然后第一骑兵军轻而易举地就将硬着头皮打来的敌人给击溃了......

    在这场如同儿戏一样的战役中,俄军死亡的人数也就两三万人,但是被俘的却有二十余万(注1),前后逃跑的俄军士兵数量比这更多,而第一骑兵军的死亡数量却还不到100人,交换比大得简直就像是对付还拿着冷兵器的古代军队,以致于上级收到战报后以为是漏掉了一位而将伤亡数字后面加了个零,成为华夏国防军历史上的一件趣事......

    就连李晖将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