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三十七章 银子没有白花(上)(第1/2页)  甲午之军工霸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正因为有了这么多的银子垫底,李晖在8月初疯狂招兵,一口气将生化兵总数增加到了33万多人,而且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价格昂贵的技术兵种。系统每月收取的“军饷”的开销由此暴涨到了差不多900吨白银,一年的话则要上万吨白银,想想都让人觉得恐怖,也正因为背上了如此沉重的负担,李晖此后再也没有大量招募(一次招募万人以上)过生化兵,但他却始终没有为自己的决定而后悔。

    有了十几万(陆军)战斗型生化兵(步骑炮工)作为骨干,李晖可以将陆军的规模迅速扩大到100万以上,远远超过了之前的预期,有了这样的武力提供支持,平息边疆的叛乱会比李晖起初估计的要快得多。

    就拿东北战区来说,一方面袁世凯可以更早地拥有足以发动进攻的大量机动部队,另一方面,有这样雄厚的兵力作为后盾,就算敌人化整为零钻入山林继续抵抗,袁世凯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就将其清剿干净。

    还有一点就是,庞大的陆军可以对那些潜在的敌人产生足够的威慑,无论敌人是外部的,还是国内的。一百多万正规陆军,再加上以5万多宪兵为骨干组建起来的几十万警察,足以让任何敌人感到胆寒,从这一点来说,他们的存在本身,就具有莫大的价值。

    总数加起来也有十几万的医护兵、技师和特工,足以搭起一个现代国家的基本骨架,对于现在基础无比薄弱的中国来说,这是多少金钱都换不来的。

    更重要的是,有了三十多万对李晖绝对服从、而且能力和人品上堪比1936年老红军的生化兵,大同党一下子就有了坚如磐石的组织基础,而如果是从零开始,哪怕一点弯路和挫折都没有,也至少要多花十年时间。

    虽然暂时还都只挂着预备党员的牌子,但以他们的素质,到了年底应该都可以转正,而那个时候的大同党,如果连预备党员也算上,人数很可能已经有好几百万了。

    这样庞大而有力的组织,已经足以支持在交通便利的平原地区率先实施包括土改在内的各种重要举措,然后在一年之内覆盖全国。

    而一个完成了这些改革、初步建立起现代国家制度的大中国,财政收入可以轻松跃居世界前三,动员能力更是几近无限,在飞机和坦克还未发明的十九世纪末,战略层面上已经立于了不败之地。

    意识到这些之后,就算西方列强真的勾结起来组建反华联盟,李晖也没之前那样担心了,甚至还隐隐有点期待。之前他不太愿意树敌太多,主要是考虑到干部不够、就算抢夺了大片西方殖民地也无力消化,但现在嘛,情况已经不同了,技术优势至少可以维持几年,而几年之后,多大的地盘都吃得下......

    甚至就连之前因为地缘因素而让李晖有些头痛的沙俄,现在也没有了半点忌惮,不过这倒不全是因为大同党实力的增强......

    消费满10000吨白银之后,李晖不出意料地获得了新的权限,看上去虽不起眼,但仔细分析过后,李晖却发现这一新权限的价值几乎超过了此前获得的一切额外权限的总和......

    “可以临时指定一名满级特工,将我的某一项权限下放给他?这当然得是‘部署’了!”,李晖想到这些之后,顿时欣喜若狂,“虽然下放后我会暂时失去这项权限,但是我可以先花钱(让系统)将物资生产出来,然后那名特工再在异地将其部署出来啊!”

    这不仅仅意味着李晖以后不必为了部署物资和部队到处跑、从而节约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以前因为距离太远而放弃了的一些建设项目也可以搞起来了。

    而这种近乎“传送”的物资运输方式在军事上的价值则更加突出,因为它无视基建状况和地形气候,只要将那个特工派过去配合,部队哪怕在完全没有道路的雪原或者荒漠中仍然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