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八十二章 袁世凯插话(第1/2页)  甲午之军工霸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什么?”,桂太郎的那些亲信顿时都惊呆了,不久前还明明说中国军队虐待战俘、要士兵们打消侥幸心理拼命战斗来着,怎么你自己倒是先想到投降了?难道就不怕被中国人割去鼻子和耳朵?

    到了这个时候,桂太郎不说实话也不行了,其实他明白中计之后,就想到对方那么做完全是为了激怒自己,并不能以此断定他们有虐俘的习惯,桂太郎之前动员时那样说,不过是为了欺骗士兵、让他们拼死作战罢了......

    桂太郎的坦白无疑让大家或多或少地都有些不满,不过现在这样的状况下,能够看到活路,大家还是普遍喜上眉梢,知道投降之后未必会遭到虐待之后,主张投降的呼声很快就占了上风。虽然投降之后回到日本肯定没好果子吃,但“法不责众”可不是中国独有,大家估计自己顶多也就受到诸如提前退役之类并不要命的处罚,至少总比毫无意义地死在异国他乡要强。何况真要投降了的话,罪责最大的肯定是师团长桂太郎,他都不怕,自己还怕什么?

    桂太郎自然知道率军投降会担上多大的罪责,但他是真不想死,别看桂太郎有着猛将之名,但他同时还是一个政客,而古今中外的政客有哪个是不珍惜生命的?

    何况日本的军纪虽然严厉(仅限于军事纪律),但对高层与基层的标准却是截然不同的,再说桂太郎还有山县有朋这位地位尊崇的老师作为靠山,上军事法庭的可能性近乎于零,即便上了,也肯定死不了。

    再说了,桂太郎率军杀入中国东北之后的表现其实并不差,要不是中国匪夷所思地突然冒出一支神秘莫测而又无比强大的叛军,第三师团现在搞不好都已经打到紫禁城了。而以起义军在两次战斗中所展现出来的强大战斗力,无论换成是日本国内的哪一位名将来带第三师团,结果都不会有什么差别,因此桂太郎理直气壮地认为自己是有功无过。

    何况第三师团投降的时候已经弹尽粮绝、伤亡大半,就算是坚决抵抗到了最后,也多杀不了几个敌人,只是白白让万余官兵无谓地送命;而如果从全局角度来考虑,自从中国叛军横空出世以后,第三师团在中国东北的作战就完全失去了意义。

    既然如此,桂太郎率军投降,自然是合情合理,甚至还可以洗成是他牺牲个人名誉为日本陆军保下了数以万计的有生力量,非但无罪,反而有功啊!

    虽然自觉理由充分,但桂太郎还是隐隐地有些担心,毕竟中国叛军只是“未必虐待战俘”,万一之前割战俘鼻子耳朵并非用计、而真的是有这样的野蛮习惯,那他投降不等于是送上门去给人虐死啊!

    因此,桂太郎才决定趁着部队还未完全溃散的时候就向敌人投降,这样要比光杆一人投降的价值大得多,也更可能受到礼遇和优待。

    而另一方面,桂太郎也没打算将希望全都寄托在敌人身上,他专门挑选了一个善于察言观色、为人处事八面玲珑(当然,首先得会说汉语。)的军官代表自己去跟骑兵团谈判,要是对方存心欺骗,看破的机会总比其他人更大,而如果对方是认真地谈判,则有更大的可能为投降日军争取到更好的待遇。

    桂太郎也做好了谈判失败的准备,事实上派人过去谈判本来就有拖延时间的目的,只要能让对方停火一段时间,桂太郎就有希望恢复第三师团被打乱了的组织和秩序,这样就算分散逃跑,那也是有组织的行动,不至于如同猪羊一样任人宰杀,而要是能够拖到天黑,有了夜幕这一天然的遮蔽,逃出去的机会又会增大许多......

    必须承认,政客的心眼儿果然要比纯粹的军人多得多,而桂太郎出人意料的提前认怂,也给骑兵团的张团长出了一道难题......

    虽然之前两次战斗打得日军很惨,但张团长对第三师团的评价却相当高,如果是清军的话,估计那次7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