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节 出宫(第2/3页)  明末仙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应该可以破防,在现在这个时代,是没人可以伤害到你的。”

    朱由检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咬破中指就往法衣上滴血,然后惊讶地看到,滴到法衣上的血滴,竟是渗入了法衣之中。尔后,心神竟是与这件法衣有了密切地联系。随着心中默念一声,法衣便从手上飘浮而起,下一刻便紧紧地贴在了身上,竟是十分的合身。

    “多谢老祖。”朱由检感激地向朱允炆道谢,朱允炆摆了摆手道:“你也是我的后辈子孙。我这一脉当年没有留下后裔,你们就是我最亲的后辈亲属,都是一家人。嗯,还有,你以后在国事上,该怎么做想怎么做就去怎么做,放心大胆的去做,一切都有老祖在你身后撑腰。”

    时以近午,朱由检看到几个儿女也都在太极殿这里,便吩咐王承恩让御膳房将午膳送来太极殿,朱允炆也乐得与这些后辈子孙们一起聚聚餐,给他们讲述后世的一些见闻,开阔他们的眼界。

    虽然崇祯已经接受了一些由朱允炆神识传输的一些后世的知识,但他毕竟只是在深宫长大的,接触的,除了太监便是女人,别说是后世的知识,就是在大明,他也没有走出过皇宫一步,根本就不了解外面的世界。

    也正是如此,做为大明最为勤勉的皇帝,却依旧被文臣们蒙蔽着双眼,被武将们堵上了耳朵,只能凭借着文臣武将们递上的,糊弄他的奏折来治理国家。若不是朱允炆在机缘巧合之下来到了大明,大明也就真的只剩下了三年时间就要亡国了。

    “老祖,传说中仙人不都是可以移山倒海,摘星拿月,神通广大么?老祖,你可不可以帮父皇把那些可恶的反贼和建奴都打杀了。”太子用希冀地眼神看着朱允炆,崇祯听了也期盼地看了过来。

    朱允炆苦笑一声道:“老祖在后世就是因为天道不允许存在而降下了天罚,以至于让老祖逃到了这里。现在老祖还没有弄清楚,在这方世界,天道是不是完整,容不容许仙的存在。再者说,仙凡殊途,规则上,是不容许仙人插手人间的王朝兴衰更替。

    当年的封神之战,就是因为仙人插手人间王朝更替,结果导致了无数仙人陨落。运气好一点的,真灵入封神榜,从此被天庭奴役再无自由。运气不好的,身死道消,连轮回都不可以。

    在没有弄清楚天道会不会追究老祖的存在之前,老祖不能轻易的出手,哪怕大明皇朝是老祖皇祖父所建。所以,老祖这才让皇帝改革军事改革朝政。只要不是老祖亲自动手,王朝更替兴衰的因果,就牵扯不到老祖的身上。”

    崇祯听了神情黯然,朱允炆摇了摇头安慰道:“老祖虽然不能出手打杀,但出手擒拿还是可以的。老祖让你尽快整顿京营组建新军,就是等你有了可用的军队后,老祖将那些反贼头目和骨干一体全都擒拿了,剩下的不过是些没有饭吃的流民,军队轻易就可以镇压了。

    现在先让那些反贼闹腾闹腾,最好是把那些为富不仁的地主乡绅都闹腾掉,到时朝廷也有土地来安置流民。若不是害怕有天罚追来,老祖还真就打算将闯贼和献贼赶往江南闹腾一番。

    江南可是大明最富裕之地,那里的地主乡绅商人们既不纳粮又不纳税,个个都是肥得流油。宰上一批,足够朝廷数年的用度了。而且这小冰河时期还得好长的时间才能过去,宰了一批地主乡绅,底层的百姓们日子也会好过一些,不会再出现那么多吃不上饭的流民。”

    太子几人年纪尚小,还不太明白朱允炆这话的用意,崇祯和侍候一旁的王承恩听了却是心中一颤冷汗直冒。如今天下动荡,也就江南还算好一些,虽有天灾,却没有流贼为祸。若真如老祖所言,将流贼赶到江南,岂不是江南也如山陕一样民不聊生?

    不过,朱允炆话里的意思崇祯还是听明白了,别看现在天下流寇和建奴闹得欢,但根本就没放在老祖的眼里,挥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