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7章 一战,二战,三战!(第1/1页)  锦绣华年在八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以为,日子就这么平淡而又温馨的过下去了。没承想,1977年恢复高考了,与此同时,返城的政策也开始逐渐松动。

    心怀大志的杨嘉明不甘心一辈子留在农村,就动了考大学的念头。

    对此,程文婧是支持的。

    毕竟,丈夫追求上进,这是好事,她没有理由反对。

    可惜的是,陆桥村消息闭塞,直到10月末,杨嘉明才得知了恢复高考的消息,而12月初,高考就要在全国范围内举行了。

    前后只有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抛下课本多年的杨嘉明根本来不及复习,毫无悬念地落榜了。

    杨嘉明不肯放弃,决定再战。对于他的这一决定,程文婧依旧支持。

    不光在生活上更加精心地照顾他这个考生,还想方设法找来了一套完整的高中课本。

    别以为程文婧是高中老师,就能够很轻易地弄到高中课本了。

    事实上,程文婧工作的公社高中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让学生们半工半读的——上午上课,下午下地。而上课时间里,基本上都是让老师拿着张报纸,给同学们大讲特讲社论。

    正儿八经的教材,不存在的。

    别看杨嘉明来自教育实力超级雄厚的燕京,他的文化基础其实一般。很多时候,高中课本里的字儿他都认识,连在一起,他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为此,程文婧再次发动人脉,找来了初中课本,陪着杨嘉明从基础学起,一路相伴,最后甚至一起上了考场。

    结果,程文婧考上了,而且考得还很不错,而杨嘉明则再一次华丽丽地落榜了。

    杨嘉明憋屈啊,差点儿憋出了内伤,可他还是不肯死心。

    他意识到,闭门造车是不行的。想要考上,想要考好,必须走出去,去读县中办的复读班。

    这一回,程文婧不怎么支持了——倒不是不支持杨嘉明高考,而是不希望他去读什么复读班。

    在她想来,在家复习照样能够考上,何必跑去县城花那个冤枉钱呢?

    毕竟,杨嘉明为了备考,已经脱产一年多了。这一年多来,一大家子就靠她一个人上班赚钱,本来就捉襟见肘了,而复读班的学费以及食宿费不是一笔小数目,杨嘉明真去读了,家里怕是要举债度日了。

    杨嘉明也知道家里的难处,可他还是心有不甘,就去找了老丈人程立璞。

    最后,在程立璞的说项下,程文婧只得咬牙答应了。

    杨嘉明如愿了,直接带来的后果就是,程文婧和三个儿女的生活质量大幅度下降。

    用程彦的话来说,以前一个月能吃两三次肉的,现如今大半年都别想沾上一点油腥。

    这种抱怨的话,程彦可不敢当着程文婧的面说,只能暗地里向好友邹齐飞诉苦。

    “你家真穷成这样了?”

    “这不废话嘛!以前我好歹有几分钱零花,现在你看,我的兜比脸还干净!”

    “这不对啊!你家要是真缺钱,那你后爸怎么还老往外地汇钱啊?”

    “啥啥啥?汇啥钱?”

    “你不知道吗?你后爸每隔几个月都会往北泽省汇钱,好几年了一直如此。就在这月月头,还汇过一笔呢!”

    “我后爸?杨嘉明?你确定?”

    “当然了!整个陆桥村,不就你后爸一个杨嘉明嘛,错不了!我有个远房表叔在县邮局上班,上次他来看我奶,顺嘴说了这么一桩事儿,夸咱村的杨嘉明日子过得红火,都能隔三差五接济亲戚了。”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锦绣华年在八零》,微信关注“热度网文或者rdww444”与更多书友一起聊喜欢的书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