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六章 锦囊(第1/2页)  三国之刘备军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如今的河北已经是烽火漫天了,袁绍,公孙瓒,韩馥,张燕,近三十万兵马乱作一团,唯一陈大军师感到庆幸的是,张燕还真的把袁绍挡在了冀州之外,人比人气死人啊。

    陈四爷叹道。

    看看人家袁绍,刚到青州就站稳了脚跟,这些青州的郡守县令,当地豪族争相来投。

    自己呢?累的跟死猪一样,才得来一个魏郡,现在还处处有人给自己下绊子,看来自己大哥这出生还真是个大问题啊。

    但是这也不是一下子能解决的,陈大军师知道,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现在魏郡站稳脚跟,魏郡乃是冀州最富有的一郡,只要能真正的在魏郡站稳脚跟,那自己就可以再扩编两万大军,这样的话就会有四万大军,凭借关张之勇,自己和崔琰之智,到时也可以利于不败了。

    在经过和大家商量之后,陈大军师终于再次出手了。

    陈大军师把李毅的三千水贼一并征调,凑齐了一万五千大军,将这些大军全部分发到各县,每县一千人,名义上是保护各县不受贼寇侵扰,可是实际上呢?

    陈大军师知道如果平时,还可以让简雍好好治理,再以刘备的仁义之举来慢慢收拢人心,可是现在不行了,河北已经大乱,根本没有时间给他。

    所以陈大军师就只能采取铁血手段了,这一千人实际上就是执法队,谁要在陈大军师的地盘上捣鬼,陈大军师会让他后悔当初他妈把他生出来。

    于是这魏郡一时间到处都是刘备大军的身影,别说贼寇了,就连冀州的各大官员也都老实了不少。

    各位新上任的县令税赋征收,粮草调集进行的也越来越顺利。

    然后以高顺为贼曹,这贼曹乃是汉代官名,相当于现在的警察局长,管理治安,高顺的陷阵营现在成了巡逻队,既要保证魏郡的治安,还要保护刘备等人的安全,可谓是压力山大。

    但是高顺的能力显然不俗,虽然忙了点但是也没有出什么纰漏。

    简雍为主簿,协助刘备治理魏郡,崔琰为记室,这记室乃是相当于刘备的幕僚,而把崔琰安排在这里就是为了查漏补缺。

    张飞关纯高顺皆为校尉,统帅大军,关羽带着平原来的百姓还在路上,陈逸也是十分关心,几乎每天都有情报送给陈逸。

    令陈逸感到意外的是,关羽这一路来的十分顺,不光没人找麻烦,还有不少人暗中相助,陈逸这才想起自己放走的那个少年。

    难道他真的有这么大本事?张燕也没有说啊?韩馥显然和那个少年扯不上关系,那这少年到底什么来历?陈大军师到现在还搞不清楚。

    刘备手下文武开始急速的运转起来,陈大军师更是干劲十足,把自己前世的初中文化全部拿了出来。

    又弄了几门课,物理,地理,兵法,也就是三十六计,又命简雍招来不少先生,教人识字,这也难怪了,陈大军师自己有几斤几两还是很清楚的。

    只是陈大军师不知道,自己这无奈之举在冀州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起初不少人还以为陈四爷疯了,教了几天的学生就敢派去当县令?所谓十年寒窗啊,哪有这般速成的?

    于是魏郡上到大小官员,中到氏族商甲,小到平明百姓都等着看陈大军师的笑话。

    可是接下来让所有看热闹的人眼珠都掉了一地。

    这些人上任之后,勤勤恳恳处理政务,遇到问题就找简雍崔琰,征收税赋,呈报户本更是精确无比,要是平时谁也不会相信这些人从来没做过官,可是事实就在他们的眼前,由不得他们不信。

    一时间陈逸的大名传遍了冀州。

    不知是谁,把这乘法口诀,还改成了陈氏口诀。

    冀州大地上掀起了陈氏口诀的风潮。

    一一得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