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五十九章 面试(第1/3页)  制药大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感谢米妮丸仔和幻想的打赏!

    国内没有生物公司,朱正明曾经也幻想过漂洋过海,到大洋彼岸的生物制药公司工作,打拼出自己的事业,然而,严峻的现实时时刻刻阻止他这种出格的思维。

    还是老老实实在国内成家立业好了,毕竟,年纪也不小了。在农村,他很多同年的儿时玩伴都已经儿女成群,每年回家,父母都拼命催促,让把对象带回来。

    可惜他至今为止,连女孩子的手都没牵过。

    “国内有生物公司吗?我只听说过生物研究所。”

    “刚成立的,是合资公司,我也是无意中听朋友说的。”

    在京都建国门外大街3号的京伦酒店,朱正明见到了来自米国的克瑞格教授和学生杰森。

    京伦酒店是京都最早开业的中外合资商务酒店之一,194年开业,有12层,大厅外是非常漂亮的喷泉水池。

    科瑞格住在0房间,偌大的房间,足足五六十平方,装修得极为富丽堂皇。

    “介绍一下,这是米国俄马州立大学的科瑞格教授,他的研究生杰森,”赵长天又指着另外两个人说:“这是汉江医药集团研发部主管马长征马总,这是汉江医药集团副总朱果琼朱总。”

    “你好。”科瑞格用刚学会的中文说道。

    “你好。”突然成为马总的男人非常不适应,鼓起莫大勇气和朱正明握了一下手。

    赵长天临时充当翻译和解说员,详细介绍了科瑞格教授的身份、背景和学术经历。那么多的文章专利和项目,还是可以唬人的,从朱正明崇拜的眼光就能看出来。

    “师兄,科瑞格教授是米国自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nb的总经理,此次来华,代表nb公司和汉江医药集团联合成立了振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00万b,主要从事分子生物学和细胞学相关试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地点位于知春路。”

    196年,知春路已经基本形成了未来“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雏形,联想、四通、信通、科海、京海等众多公司已经在此安营扎寨。选择知春路,有很多好处。

    首先,海淀区的区委大力支持高科技企业的成立,给予各种税收和贷款的优惠政策其次,每天都有来自天南地北的创业者们怀揣着梦想来到知春路,这里充斥着激情、热血和干劲,是最适合企业成长的地方。

    当然,这里离京都大学很近,方便赵长天管理。

    虽然生物公司挤在一堆电子公司中间,显得非常突兀,但也只能将就了。

    当时的华夏,对外商前来国内进行投资,非常欢迎,在税收、土地使用费、劳务费、生产经营方面有一系列的超国民待遇。

    带着合资企业的光环,立项书立刻得到了张福深书记的批准,协调了经营场地,将电子一条街上商委的一家食品公司场地出租给振华生物公司,并从银行顺利贷款300万。

    同时在四季青乡的一个养鸭场附近批了一块地,允许建立工厂和生产线。

    大半个月,科瑞格和朱果琼东奔西跑,终于把事情敲定。

    大家职责分明,赵长天负责幕后指挥,科瑞格负责当唬人的摆设,朱果琼负责谈判应酬协调,马长征负责干具体的细活。

    第一次合作,居然配合得挺好。

    大概也是张福深是真心想要办事,他们所到之处,没有后门没有刁难,连吃饭喝酒都非常少,政府的积极配合和促进,进展才会如此快速。

    振华生物投资情况为nb公司60,汉江医药集团40其中,繁昌制药厂30,长天制药70。

    这是表面上的投资比例,具体资金如何操作倒腾,就不为人知了。

    介绍完毕,轮到朱果琼粉墨登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