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八章 看药厂共聚会启动改革之路(第1/3页)  制药大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没想到作品居然入了大神的眼,被他推荐,超级激动、兴奋,冷静下来后开始忐忑不安,生怕写得不好对不住,只能更加努力啦!ps:多谢天海祥云的打赏!)

    大半月过去,赵长天的热度终于逐渐下降,大家的注意力转移到柴米油盐上,他终于不必到处去汇报,有了空闲的时间。

    1月中旬,赵长天跨进繁昌制药厂的大门后,顿时吓一大跳,脑袋都有些眩晕。眼前的景象实在出乎他的预料,虽然已经脑补过制药厂落魄的样子,但现实比想象更恶劣。

    繁昌制药厂在汉江市的南郊,方圆十里人烟非常稀少,厂区大概有四亩左右,院墙只有一人高,厂房是20世纪50年代建造的,两排相对的两层红砖房,两扇破烂的大门经过几十年的风雨冲刷,已是一派斑驳。院子内杂草丛生,放着三口大水缸,一辆旧拖拉机停在角落,墙角的旮旯里堆满了陈年的垃圾,挨着墙边堆放着层层的纸箱,破毡布下面全是积压的产品。

    这哪里是一个制药厂,不如说是一个废品回收站,赵长天心里想道。

    门卫室里正开着一桌麻将,四个男人打得不亦乐乎,另外两个人正在聚精会神的观战。看到朱果琼进来,观战的两人扫了一眼,连招呼都懒得打,转过头继续看牌。

    朱果琼无奈的苦笑:“厂子就这个情况,已经很久没发工资,大家都基本停工了,每天打打麻将消磨日子,李厂长也不怎么来,据说正在找关系要调走。”

    “这段时间我核算了下,厂里固定资产大概100来万,总负债约为200万,都是之前乱买设备和生产线造成的,大部分都是银行贷款,还有一些是原料欠款。”赵随云道:“长天,你觉得这个厂还有救吗?”

    赵长天道:“不好说,先去车间看看吧。”

    药厂的车间弥漫着一股怪味。楼房上下左右被全部打通,分为几个区域,洁净区、培养基车间、种子车间、发酵车间、干燥车间和成品车间,另一排房子一楼为锅炉房、食堂、冷库和值班室,二楼为员工宿舍。

    赵长天问道:“朱姐,我看车间的设备还挺新的,估计买的时间不长,这两个发酵罐体积估计有500m3容积吧?主要生产什么?”

    朱果琼道:“李厂长贷款几十万购买了一大批发酵设备,改造了车间,说是要生产苄青霉素,这个抗生素市场需求挺大,所以大家都支持,谁知后来生产出来的产品效价太低,纯度又不高,根本卖不出去,最后只能白白放在这里浪费。”

    她手指着对面的冷库房:“那里面有一堆成品,没人要,谁家养的猪啊牛啊生病了,就顺手拿几只打两针,也有点效果,但是给人用却万万不敢,怕闹出人命。我曾经跟厂长说要他再购进几台分离、纯化设备提高效价,但银行不给贷款,只能算了。”

    转了一圈,赵长天心里有了底,基本的设备都能用,原始菌株也在,只要效价能提上来,这个厂就有盘活的可能。

    在二楼朱果琼的宿舍里,七个男人正在焦急等候,当赵长天走进来,他们眼睛的神采立刻黯淡了。这就是朱果琼口中可以力挽狂澜的能人?太年轻,不可信!

    俗话说,嘴上无毛办事不牢,一个毛头小伙能干什么事?牛皮吹得再响也没用,还是散了吧。

    赵长天已经体验过很多次这种轻视的眼光,他把门关上,坐下来:“我先自我介绍下,我是赵长天。”

    这种自信满满的态度是怎么回事?赵长天是谁,我们应该认识吗?男人们互相询问。

    “赵长天……是你!”一个二十七八的高个子拍了下脑袋:“就是那个上过报纸,去过华夏大会堂,还申请啥专利来着的那个人!”

    众人终于想起来,是有这么回事,前段时间闹得轰轰烈烈的,还被市长点名表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