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1,回到牛津(第1/3页)  真好与哈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故事情节完全虚构,看官切勿对号入座,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若诗和静好两人分别回到了伦敦希斯罗机场,各自坐上了大巴士,一前一后地从伦敦回牛津……

    静好坐在大巴士上,看着窗外熟悉的英伦风景,一路郊外的风景都很美。渐渐地,大巴士开进了牛津城区,很快到了鲨鱼屋那条街附近。

    望见鲨鱼屋屋不管去不去打工,时差都要熬过去,还不如忙一忙,晚上累了回来倒头就能睡着。”

    静好和几个同学走在玉米市场大街上,圣诞节和元旦才刚刚过去,大街小巷上到处都是圣诞彩灯和新年的各种庆祝海报……商店的打折宣传画仍然到处都能看到……

    突然雪花纷飞,大雪中的牛津,大街小巷处处美得像是明信片……

    国内,白天,陈太太热火朝天开了一天的会,深夜十点半才离开办公室,走了几步路就回到刚建起来的专家科研中心。实际上这个中心是他们自建的一个内部住宅区,当中包括一栋能容纳200人的五层宿舍,还有四栋联体别墅,等于八座大宅,不过搞建设的时候报的是“专家科研中心”。现在,陈太太住在其中一栋房子里,不必再住租来的公寓,早晨七点闹钟准时响起,她可以迅速穿衣洗漱,七点二十分以前就能赶到食堂吃早饭,七点四十五之前就可以坐在办公桌前……

    陈太太李甜樱原先不太注意外表,穿衣不修边幅,怎么舒服怎么来,一次接待省领导的时候,她穿着深蓝色防风服和牛仔裤,而领导们都西服革履的,市里陪同的领导就调侃了她几句,她也很不好意思,的确有点太随意了,赶紧道歉。在公司办公室工作的一个九零后小伙子也在现场,事后主动表示愿意尝试兼职帮“李总”做“形象设计”,他大学里的第二专业就是“服装设计”。

    于是,有要紧的事情或者有要人来访,小伙子会提前一天给她提点建议,渐渐成了习惯,小伙子隔几天就会给她微信发图片、留言,指导她根据当天的活动安排,不同的场合穿衣服,这一小段时间陈太太时尚多了,常常还画点淡妆。

    下午时分,陈太太身着灰色小西装外套、白色毛衫、灰色过膝百褶裙,黑色裤袜、四分跟的黑麂皮鞋,光鲜亮丽,在办公室坐着。陈先生发来微信视频,跟陈太太商量,反正她比较忙,没有时间回牛津来团聚过年,不如自己安排一下,回国和陈太太过春节。

    不想陈太太却说,她过年期间打算回牛津,因为正好有事回去办理。最近几个新投资都到位了,她计划和牛津自己原先导师实验室搞的合作,也可以实质性开展了。中国春节期间,英国人也不放假,所以,她正好可以回牛津落实这个事儿。

    陈先生一听陈太太要回牛津过年,高兴得很,放下电话好久,嘴角还咧着,楼上楼下来回忙活,一直哼着小曲。

    离农历春节还有一周时,中国人说的腊月二十三,陈太太果然拉着箱子回到了牛津。

    牛津城里依旧是那个样子,尽管冬天,草地依然绿着。街上有风,但并不是太冷。骑着自行车过往的教授和学生四处留下车铃铛的清脆声音,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们,流连徜徉在那些有几百年历史的古典建筑和著名学院里,讲各种语言的导游们,用别在衣领上的小麦克风做着介绍。

    宽街、高街上依旧热闹,各色店铺的橱窗漂亮可爱,很容易引发人们的购买欲,书店和咖啡店里艺术感和设计感极强;玉米市场大街和原来一样人来人往,街头艺术家仍然在吹着风笛,或是弹吉他、拉小提琴。

    陈太太去学院找自己原先的导师谈事儿,和导师见面时热情拥抱,分手出门的时候,满脸笑意,看来谈得非常愉快。

    陈太太从导师那里出来后,背着双肩包踱步在街头,看到路上熟悉的画面,忍不住停下脚步,掏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