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章 搬兵郢州城(第2/3页)  疆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老将军陈显达揉了揉有些发疼的脑袋,摆了摆手,让手下众将退去。

    中军帐中只有冯道根在一旁静静的磨着墨。

    “巨基,粮草有没有着落了?”连续几日的行军让陈显达显得十分的疲惫。

    “太尉,属下本想向您回报,但最近的坏消息太多了,我很是担心您啊!”冯道根放下墨块,站起身来,给陈显达倒上一杯茶水。

    陈显达叹了口气,道:“听你这口气,我也大概知道几分了,我行军打仗数十年,比这更艰难的时候多的去了,你也别顾忌了,直说吧。”

    冯道根点了点头,从袖中拿些书信,递给陈显达。

    陈显达摇了摇手,道:“我就不看了,你捡重要的说吧!”

    “现在朝中六贵当政,当值的始安王回信说皇上已经有些日子不上朝了,钱粮的事情,还得右仆射江祏禀报皇上之后才能定夺。”冯道根慢吞吞的一边说着,一边关切的注意着陈显达的神色。

    “呵呵,”陈显达干笑了两声,“他始安王萧遥光,扬州刺史萧遥光,辅政六贵之首的萧遥光居然要看江祏的脸色?”看着冯道根,继续道:“巨基,你信不?”

    冯道根苦笑着摇了摇头,提起笔,蘸了蘸墨水,问道:“太尉,要不我再给右仆射江祏写一封信?”

    陈显达哼了一声道:“算了,结果无非是江祏再推给萧遥光罢了!”

    “可是,”冯道根放下笔,道:“我们三万多人马,没有粮草,可坚持不了多少!”

    陈显达叹了一口气道:“这事怨不了别人,要怪只能怪我,当初你为了契合我的心意,你一直坚持围困马圈城,我默认了。后来,你又劝我别轻易渡过均口,我又没有听,落得现在这个局面,实在是咎由自取啊!”

    “太尉,过去的事情就不要再提了,现在我们前后均无险可守,只有驻守在鹰子山上。但也不是长久之计,您得早做决断啊!”

    “先让军士在山上修筑堡垒,用以据守,再给崔慧景传令,让他务必坚守均口,不能让北魏人断了我们的后路。”陈显达喝了口茶水,缓缓说道,“另外,向郢州萧懿求援,务必要快。”

    鹰子山上,密密麻麻的驻扎着南齐军队。

    为了马军进退方便,胡松的马军大营在靠近山势平坦的一侧。

    由于军功卓著,张大庆被提拔为队主,张大庆同时举荐陈庆之担任了队副。手下八十多个汉子对于队主张大庆心底是认同的,毕竟张大庆原先就是什长,而且张大庆年纪较长,看起来成熟稳重,那根沉重的马槊也彰显了他不凡的武力。

    但是对于陈庆之,他们就有些不服气了。一个毛头小子,看起来顶多十六七的年纪,身形单薄,虽然经历了多次殊死的战斗,但是仍然无法掩饰面相上的稚嫩。

    直到有两个喜欢挑事的家伙,找了个借口跟这位毛头队副练了几把,被揍得鼻青脸肿之后,才打消了心底的轻视。当张大庆说陈队副曾经与天师道嵩岳武榜第三十六不要命崔恭祖过过招之后,便再也没有人敢轻视他了。

    陈庆之站在营门口,看着探马来来往往,不由的叹道:“看来我们不日就要南归了。”

    张大庆已经习惯了陈庆之的分析,只是有些奇怪,刚刚才收到命令,说是要据守鹰子山,为什么陈庆之却说要南归了。

    “你看,给我们马军配发的粮草迟迟未到,踏白营传令又如此频繁,说明顺阳,马圈城战事胶着。一边没有粮草,另一边战事胶着,再说新皇是什么样子,张大哥你又不是不知道,所以说我们就快要南归了。”

    张大庆琢磨半天,道:“陈兄弟说的有道理,我还听说北魏皇帝御驾亲征,看来这次的仗真不好打啊!”

    陈庆之笑道:“也不要过于担心了,硬仗倒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