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2章 斥候(第1/2页)  一个盗贼的自我修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天子旌旗分一半,八方风雨会神州。

    秋高气爽之际,金陵王朱钊和天王陈友谅几番谈判不妥,终于撕破了脸皮。

    朱钊占的是南直隶,势力含江苏浙江两个布政司省,陈友谅本有两广和福建,但广西被王阳明抢去了,现在只剩粤闽,和朱钊一样是两省。

    拿不下陈友谅,朱钊就统一不了吴越,搞不定朱钊,陈友谅就出不了江浙,之前大财阀林宝生一直居中斡旋,但两人都有帝王之志,谁也不肯屈居第二。

    谈不拢,那就得干了,金陵王性子沉稳,诸王造反他都是最后一个举旗的,而陈友谅张扬跋扈,向来是先下手为强,之前被太武大帝打压多年,这口气已憋了很久。

    此刻面对太武的儿子,自然不会手软,谈判一破裂,立刻先动手,三军开路,几天就拿下了台州临海,兵锋直指宁波绍兴。

    若是宁绍失守,浙东就没了,朱钊自然不能做视,派了李大猷领十万兵开赴宁波迎敌,自己坐镇金陵,防着山东的袁承志和占了湘鄂的明教大魔王。

    袁承志的金蛇军本在陕西,但是昆仑王势大,为避其锋芒,转战山东,现已将鲁地统一,按兵不动的同时也是在虎视眈眈,明教则更是虎踞鹰扬,都得防着。

    在李大猷的军队之前,还有一股军队,那就是朱从之的龙凤军,这股军队不是前锋,而是整体做了斥候,临时归李大猷调遣。

    此举有两点用意,一是朱钊为了锻炼朱从之,二来也是安定军心,王爷把自己儿子都派上前线了,将士敢不用命?

    而且儿子来的不是一个,王爷长子朱从简也在军中,不过负责的是粮草,随李大猷出征的还有些江湖高手,都是红花会中的精英,于万亭本人则留在金陵协助朱钊,防止明教派人行刺。

    张三张营长是整个十万大军中最前头的一个,一身军服穿起来颇为得体,有了几分英武之气,想着肩负十万大军的任务,颇有豪情万丈之势,坐下黄骠马跟主人一样仰着脖子,与有荣焉。

    别人没夸奖,明月给了个赞:“飒爽雄姿迎风立,铁马金戈入梦来。”

    “入谁的梦啊?”许江楼闻言在后面笑道。

    “姐姐乱说,是铁马金戈入梦,又不是人入梦。”明月红着脸反驳道,她和张三走的近,许江楼常常拿此事取笑她,让她害羞又紧张。

    这俩人开玩笑倒没什么,和朱从之并马的吕婉却是把头一低,前晚又梦见张三了,要说她心里对张三那真是放下了,但就不知为何,总是会梦到,也不是梦魇,梦里有好有坏,有时是张三和人打起来了,也有时就梦见张三在自己前面站着,既无风雨也无忧。

    龙凤军现在是斥候营,走得自然比大军快,李大猷的军队才到湖州,朱从之的五百人已经进了绍兴,刚到上虞,消息报说战况又有变化,陈友谅的“天王军”两头并进,分别打下了宁波的宁海县和绍兴的新昌府,蓄势待攻嵊州和奉化。

    现在打探敌情就要兵分两路了,朱从之召几人商议了一下,一路直接去嵊州前线,这一路是朱从之和吕婉,带三百军,另一路翻四明山到余姚去奉化,这一路是张三和许江楼,带两百军。

    张三这一行过了余姚之后就沿路开始撒人,十多里一个,或路边茶馆,或沿途客栈,或处荒郊,留下暗记,随时传递消息。

    到了奉化,许江楼带着张三和明月去见了奉化守备军司令蒋奇峰,这人原是江浙王府常客,金陵王嫡系,此时身兼要职,又眼看兵临城下,正是日防夜防的焦急时刻,百忙中见了三人。

    三人也没多逗留,许江楼说了一下此行任务,必要时还需请求支援,蒋奇峰满口答应,他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情报,恨不得随时要听对方军队消息。

    出了奉化,到宁海只一百多里,有两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