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8.单行道(第2/3页)  从前有个614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全然不笨,相反陈烨觉得她非常聪明,他总觉得在他们两人中间,扬昀天是智商更高的那个,虽然她从不承认自己是学霸。但是,在很多问题上,她经常能直指核心,犀利的观点时不时带给陈烨惊喜。

    在陈烨工作的第七年,国家对书号的政策开始放宽,很多出版公司可以不必再为了书号看国营大社的脸色。虽然整个实体书的市场趋势仍在下行,但是还是有一部分人辞职下海,创立了自己的出版公司,另一部分则被欣欣向荣的网络公司高薪挖走,转做线上经营。陈烨当时也想对自己的职业道路进行新的选择,不过由于这两个方向各有其利弊,所以他迟迟没能下决定。

    直到有次跟扬昀天聊起来,听她说,觉得其实出版行业的萎缩并不是表面看起来的全面衰落,其实图书的核心——也就是“内容”从来没有萎缩过,反而变得更丰富了,很多人不再选择买纸质书,并不是不再需要内容,而是因为以前从图书中获得的内容可以通过其他渠道代替,载体不再像过去那么单一。像网络文学c自媒体这些碎片化的知识来源,让一部分人可以获得更丰富的内容,所以他们不再为纸质书花钱,但是这个下滑却并不是无止境的,只要有不可替代的内容,纸质书的销量并不会一直走下坡路。这个观点让陈烨这个业内前辈刮目相看,实际上后来亚马逊的数据统计也证明,被电子书代替的只有平装书,也就是纯粹为了内容而购买的那部分,而具有电子书不可替代的实体功能的精装书,销量则一直很稳定。

    这番分析让陈烨终于下定决心从商务辞职,跟几个朋友一起创业搞了自己的出版公司,成为书号放开之后第一批创业的出版人,也因为公司对细分市场的定位抓的准确,很快让他们走上了新的事业高峰。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更后来,在他们第一次有钱换房子的时候,陈烨找房的一个重要需求就是,不要复杂的园林景观,就要横平竖直的小区路,售楼小姐问他,“那样显得小区多不高端,多没特色?”陈烨则表示,“我老婆不认路,以前家里老小区,道路七拐八拐,她晚上回家经常找不到门”出于这个独特的找房需求点,他们最终选择了一个更为规整或者说土气的楼盘,完全没有什么双龙戏水和七星拱月的高级感,因此还被创业伙伴们嘲笑了很久。

    2016年初,扬昀天和陈烨结婚七周年正好赶上陈烨公司年会,就合并在国贸79搞了个小酒会,庆祝了一下。除了公司的人,扬昀天和陈烨的很多同学和朋友也都来了,614全员到齐,易茗和马婧恺还好,平时也在北京,但连环游世界中“正好”路过北京的米柔和她男朋友都来了,加上615的几个好朋友也都到了,这让扬昀天特别特别的开心。

    她们几个正在聊天的时候,大学同班同学徐韬也到了。易茗她们几个都很多年没有见过同班男同学了,虽然听扬昀天说起过徐韬,但是再见面还是忍不住打趣他。米柔一上来就笑说,“徐老板,你可太低调了啊,怎么以前不知道你这隐藏土豪啊,快说,扬昀天她老公的公司是不是十年不得涨租?”

    多年不见,徐韬还是那副懒懒的样子,撇撇嘴,“我哪里土豪了,普通坐地户而已,怎么比得上陈师兄的公司,人家那叫事业,不差这点房租”几个人听他说话还是这么欠,纷纷过来准备揍他,徐韬眼看要招架不住这阵势,立马从人群里拽过来一个男孩,迅速让他挡住自己,有点嚣张地说,“老婆在呢,给哥们儿留点威严啊!”

    米柔她们几个一见被徐韬硬拽在身前,还有点脸红的马小武,瞬间气氛就被点燃了!高速自觉地分成两拨,一部分人负责审问徐韬,带着羡慕嫉妒恨,控诉他竟然“老牛吃嫩草”!另一拨则一副怪阿姨的架势,把马小武逗得简直满脸通红,在大学工作的那个还问马小武要不要考研,说给他介绍导师,搞得他手都不知道该往哪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