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五十四章 南山北山树冥冥 猛虎白日绕城行(二十一)(第1/2页)  楚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场惊天的阴谋,正在酝酿之中,秦国人如同草原上的饿狼,正在做着攻击之前,最后的准备,一旦秦国能够拿下宜阳,整个天下的格局,都将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秦国人会将天下的心腹之地,囊括在自己的版图之中,彻底的摆脱战略上的劣势,别看秦国占据函谷关,东方六国很难能够攻入函谷关,同样这有利自然有弊,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

    自古便是战马嘶鸣的古战场,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门齐名万代!当年老子过函谷关的时候,曾经留下了洋洋洒洒的道德经,煌煌大作,如同一颗明珠一般,千百年来,众多海内外道家、道教人士都到这里朝圣祭祖。

    洛阳至西安故道中间的崤山至潼关段多在涧谷之中,深险如函,古称函谷。商鞅变法之后,秦孝公从魏国手中夺取崤函之地,在此设置函谷关。此关关城东西长七点五公里、谷道仅容一车通行,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公元前241年,楚、赵、韩、卫诸国合纵攻秦,至此败还。

    是东去洛阳,西达长安的咽喉,素有“天开函谷壮关中,万谷惊尘向北空”、“双峰高耸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战场”之说,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周慎靓王三年,楚怀王举六国之师伐秦,秦依函谷天险,使六国军队“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函谷关虽然有着如此巨大的优势,保护了秦国,但是从另一个方面,也将秦国人彻底的挡在了函谷关以西的地方。

    秦国远征的大军,向来还没有走出函谷关,这天下的诸侯,早就知道了,道路之艰难,对于攻守双方是公平的,秦国人为了大军的开拔,只能选择从函谷关下面通过。

    若是秦国人拿下了宜阳,自此以后,这世界的天平就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秦国将完全占据整个战略的主动权。作为秦国军营之中,后起之秀,孟说在秦军当中,有着极大的人望。

    远征巴蜀,无不展示了孟说,作为一名出色大将的资质,再加之,孟说用人得当,白起也算是初露锋芒。人这一辈子,最难的不是自己如何的努力,而是如何能够发现身边的俊杰,用人是一项十足的大学问。

    常言道‘一将无能累死三军’说得便是这军营之中,作为统兵大将的重要性,若是酒囊饭袋的话,不光不能指挥行军打仗,而且还极有可能,做了误国误民之人。

    优秀的人才,如同庄稼一般,这些庄稼,并非是年年岁岁都是一般无二,而是有着极大的不同,虽然年景不同,收成不同,但是论及这十几年间,并无多少大的差错。

    但是这些有些的人才,如同金子一般,都被厚厚的泥沙掩盖,所有的人,根本就找不到自己施展才华的舞台,饭桶当政的结果,只能是无数的饭桶被发现,而那些真正的人才,都被彻底的埋没在人群之中。

    世间常有千里马,只可惜这九方皋,自来都是稀缺,孟说的用人之能,更是让秦武王嬴荡对其恩宠有加,若是一味的蛮干,虽说能够得到秦武王嬴荡喜欢,但是无法得到如此喜爱的地步。

    所以放着朝中那些达官贵人,秦武王嬴荡置之不理,反倒是不停的提拔孟说,提拔这样少说话,多做事的人,墨家的学术,早就将孟说的灵魂深深的洗涤。

    正如子墨子所说的那样‘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

    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舜染于许由、伯阳,禹染于皋陶、伯益,汤染于伊尹、仲虺,武王染于太公、周公。此四王者,所染当,故王天下,立为天子,功名蔽天地。举天下之仁义显人,必称此四王者。

    夏桀染于干辛、推哆,殷纣染于崇侯、恶来,厉王染于厉公长父、荣夷终,幽王染于傅公夷、蔡公谷。此四王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