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廷辩(第1/3页)  妖女诱贤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初春清亮的日色透过雕镂着步步锦的窗牖,丝丝缕缕地漏进深广的紫极殿中,有几点落在柳绵绵石榴红色的裙裾上,她便缀着这几星亮光稳稳地站在朱红的墀下,轻灵如初发的花信,看似柔弱,内里却蕴藏着蓬勃生机。

    紫极殿中一阵躁动。大夏的君臣生平第一次听到这样离奇的提议,震惊打量的目光齐齐看向这离经叛道的女子。

    而处在漩涡正中的柳绵绵却只安安静静地站着,如花照水,娴雅沉静,只是,若能看进她那低垂的双目,便能发现她狡黠的目光正在长睫的遮掩下迅速打量着殿上众人。

    那个恶狠狠瞪着她,等不及要开口叱骂的官居侍御史,他常拿鸡毛蒜皮的事弹劾阿爷,为自己博了个不畏权贵的名声。那几个与他相邻而坐,满脸不屑的绯衣官员是阿爷常说的清流,从来高标自命,目下无尘。那个坐在最靠近圣人的位置,服紫带冠、神色平静的白须老者是百官之首,右相周嗣。只是,她再三瞧了,却始终不见记忆中一身红衣、光风霁月的状元郎卫韶。

    季景隆带着一丝玩味的笑意,低头望向墀下的少女,缓声问道“你所请实实是闻所未闻,朕想知你何故而有此请。”

    柳绵绵一双星子般的眼睛立时染出淡淡喜色,从容答道“儿窃以为,有贤女而后有贤母,有贤母而后有贤子。注一古之圣贤受赐于母教者不可胜数,孟母三迁,遂有亚圣之兴;湛氏贤明,陶公乃一飞冲天;注二道韫豪迈,陷乱中而能全族人。注三此辈皆女子之典范,亦皆饱学之人。俗谚云,不读书不知理,如今大夏国中官学、私学近千所,却无一处允许女子入学,设若我大夏朝的女子个个目不识丁,怎能明理知义又怎能儿孙,兴家兴国”

    她清朗的声音久久在殿中萦绕,惹得众臣越发鼓噪愤怒。谁想这女子竟能说出一篇歪理然女子愚昧无知,岂堪入学读书至于母教一说更是荒谬,古来圣贤皆是男子,可知男子生来便负有天命,岂是他们母亲的功劳这是谁家疯女子竟敢颠倒黑白,实实可恨可恶

    柳尚自女儿一开口便暗自叫苦,此时额上更是沁出密密一层汗珠。今晨一切如常,二娘也并未露出异样,怎么突然闹出这么一场大夏朝对待女子虽然比前朝开明得多这多半得益于大夏出了位旷古烁今的女帝,但是,即便女帝在位的时候也未曾有过女子入国子学的先例,二娘知道她在说什么吗

    他焦急地看着女儿,又在袍袖底下拼命向她摆手,柳绵绵却向他递了个安抚的眼神,跟着又垂目不语,留他空自煎熬。

    季景隆脸上玩味之意更浓,微微颔首道“你所言亦有几分道理。”目光跟着看向众朝臣,“不知众位卿家意下如何”

    侍御史抢先开口斥道“小女子一派胡言女子无才便是德,你蛊惑女子读书,不遵女训,有违圣贤之道,真真是毫无教养,有辱门风”

    几个清流立刻点头附和,目露愤慨。柳绵绵见柳尚怒冲冲地转向侍御史,知他是想替自己出头,忙抢先向他行礼,道“父亲息怒,让儿来应对便是。”

    周遭响起一片惊异之声,跟着又是几声嗤笑,侍御史冷冷说道“原来是柳侍郎的小娘子,商户之女,怪道如此荒唐。”

    众臣顿时哄笑起来。柳家祖上乃是南方商贾,虽然自柳尚祖父时已开始科举仕进,柳尚之父柳据更是以探花的身份迎娶了淑瑾郡主,但在世家的眼里,柳家始终是不入流,时常被嘲笑出身。

    柳尚闻言怒道“读书汉动辄说人出身,不是丈夫所为”

    侍御史正要还口,柳绵绵已向他道“御史公切莫忙着斗嘴,我有一事不明,想请教侍御史公。”

    侍御史轻嗤一声,眼睛并不看她,傲然道“讲。”

    柳绵绵正色道“昔日我朝开国之时,高祖桓皇后亲率娘子军镇守关隘,为我大夏开国立下不世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