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二十八章 徒劳无功(第1/2页)  外星代理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更新时间:2012-09-06

    对于杜克的这个请求秦泰然当然没有任何问题,杜克要的那些东西中没有什么是需要重新开发的,尽管有些东西的性能实在差强人意,但是杜克也将就着用了,很快杜克的团队就将这些东西组成了一套套完整的监控系统。

    这个系统分为空中和地面两种,地面站是一口2米多直径的卫星锅和一根长长的天线以及一个黑匣子组成,卫星锅当然是用来收集相关通讯信号,能够进行270度三维旋转的卫星锅确保可以以最佳的角度接收信号,而天线就是用来同中心站进行信息交换的通讯天线。

    而那个黑匣子一样的东西,里面就是用来分析收集到的信号,然后将有用的信息记录下来和进行转发的主控系统,这样一套系统基本上能够监控方圆二百公里范围内的全球鹰发出的信号,当然要定位全球鹰大致活动空间,不可能部署这么大的距离范围。

    按照一百五十公里部署一个网状的监控网络的话,这套地面系统就能够抓住全球鹰的尾巴不放了。也即是说部署十多个这种地面监控中,就能够监控方圆上千公里这么大一个区域,判断有没有全球鹰的侵入了。

    相对于它二十多万的造价来说,这套监视系统可谓是物美价廉,极具性价比。

    当然现在唯一的问题是,它能否抓住全球鹰的尾巴。

    虽然这套系统完成后,用国内无人机模拟发出全球鹰通讯波段的信号,系统完全能够准确接收到并快速反馈出无人机活动的区域,基本上模拟测试的误差不会超过50公里范围之内。

    这个比起初始理论值要高一些,杜克分析了一下原因后发现可能是大气原因,测试所在地上空的空气比较干燥,空中对于信号传播的干扰较少,但是在海面上的情况要复杂得多,所以这个模拟测试值有些太乐观了,真实应用的环境下应该没有这么理想。

    但是这套系统的确具有相当的可行性确实毋庸置疑的了。

    而可以安装在飞机上的空中型监控系统,也经过测试能够根据接收信号的强弱来锁定信号源的大致方向,这种信息强度的变化可以像导航信息一样让战机跟住无人机。

    这么一折腾,等到这套系统初步优化定型,就已经到了秋天,杜克的第二个孩子也呱呱坠地,舒雅为杜克添上了一个大胖小子,这个胖小子一出生就可谓万众瞩目,干爹干妈一大堆不说,军方几位大佬也联袂送出了几份很有纪念意义的礼物。

    杜克在家呆了一个月,等孩子满月之后,部署在沿海某敏感区域的全球鹰监控系统却没有半点表现,不知道是系统有问题,还是美军这段时间一反常态地没有派出全球鹰经过该地进行例行的侦察,这套杜克寄以厚望的监控系统,连全球鹰的影子都没有抓住过。

    没有实战检验的成果,杜克有些住不住了,他仔细将这套系统进行了回顾,确认原理上不会有什么问题,现在唯一的问题可能就是目标不出动,偏偏地面站的安设不太容易,要挪窝难度有些大,需要预测哪些区域是对手经常出没的,然后还要在这些区域内去寻找合适的小岛安放监控系统,这些设点的小岛分布还得按照一定的规律和距离来设置,这样可以选择的余地就不大了。

    当然如果能够直接安放在海面上就没有这么多麻烦,但是安放在海上选址简单,保障设备的安全却非常难,放一艘小船或许就可以把这些东西全部安放好,但是别忘了海上情况复杂多变,潮涨潮落,这样的一艘小船说不定要不了几天的功夫就被海上大浪掀翻沉入海底了。

    杜克这个守株待兔的方法,看起来像是那么回事,但是真正实施起来的效果并不是像想象中的那么美妙。

    但是这还不是最麻烦的地方,最麻烦的是当这些地面站收到了全球鹰的信号初步定位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