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三章 乌龙(第1/3页)  葬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更新时间:2012-08-19

    看着躺在脚下的这个满头花白头发,身体消瘦的男人,肖天健心中五味杂陈,这个人就是统治了这个国家十四年时间的大明皇帝朱由检。

    后世历史上对于此人的评价争议很大,但是绝大多数人却对他持有着一种同情的态度,觉得大明亡,并不全都是崇祯的错,更多的是他那些前任的皇帝,把大明的气数给折腾光了,所以等传到他的手中的时候,崇祯也已经是无力回天了。

    不管是从传言还是事实上来说,崇祯都可谓是大明最勤勉的皇帝,没有哪个皇帝比他更勤政,他几乎每天都是天不亮就起床开始准备早朝,天天还要批阅奏章到很晚才休息,更可贵的是他十几年如一日,一直坚持着这种生活规律,为了大明,他已经可以说耗尽了心力,不可谓不是一个勤政的皇帝。

    但是肖天健却不认为崇祯是一个好皇帝,虽然他能力很强,也很勤勉,但是他掌握着天下大权,非但十几年下来,没有能重振大明,反倒是闹得天下大乱,仅此一点,崇祯便不是一个有能力之人。

    崇祯之所以失败,在肖天健看来,最大的原因就是他从小生于宫中,根本没有机会走到民间,去体察一下民情,虽然他很努力,但是他却并不知道该怎么拯救这个国家,另外他刚愎自用,性格暴躁,而且太好面子,更多的是在宫中闭门造车,根本不知道民间百姓的疾苦,以至于虽然他很努力,但是更多的是在做无用功,甚至于屡屡干出愚蠢之事,结果才导致了今天他的下场。

    当看着地上躺着的崇祯的尸体,肖天健忽然间觉得他很可怜,虽然他出身在皇家,但是他却从来没有轻松过,整日殚精竭虑想要复振他的国家,甚至于没有时间享受他高高在上的生活,可是最终他却还是落得了这样一个下场。

    再扭头看看旁边那个被手下人从树上解下的太监,此人便是崇祯的近侍王承恩,可怜这个时代,历史虽然已经被他肖天健一手给改变了,但是却没有改变这主仆二人的命运,最终他们二人还是选择,都吊死在了这煤山之上。

    唯一的改变就是他们比原来历史上早死了三年,而且上吊的地点也从煤山东麓变作了煤山北麓。

    看着这个曾经高高在上的男人,现如今无声无息的躺在自己的脚下,肖天健深吸了一口气,这样的结局可能是最好的结局了,崇祯虽然称不上是个好皇帝,但是不管怎么说,他作为天子,最终还是完成了天子守国门的承诺,其实他并不是没有逃走的机会,当肖天健领兵北上的时候,崇祯有足够的时间,离开这北京城,不管是走海路还是走陆路,他都很有可能成功的逃到南方去。

    但是他最终没有这么做,哪怕是大中军大军压境、建奴军南下叩关,他脚下躺着的这个男人最终都没有选择弃了他的京城,逃离这里!而是以当年他先祖朱棣所说的那样,做到了天子守国门的承诺。

    不管他做错过什么,现如今他都已经用他的生命来偿还了,肖天健缓缓的蹲下身,伸手亲手为这个曾经和他为敌了八年时间的男人整理了一下头发,在灯火的照耀下,露出了他消瘦而且苍白的面庞,崇祯的双眼并没有完全闭住,还微微睁开着一条缝,而且因为上吊的原因,他的嘴也微微张开着,似乎还在呐喊,还充满着不甘。

    肖天健仔细端详了一番崇祯的面庞,最终伸手轻轻的阖上了他的双眼,站起身来,对闻讯赶来的卢象升说道:“卢先生!不管他是否是一个明君,但是我们都必须承认,他曾经为了他的国家,尽力了!现如今他选择了以这种不屈的方式离开,朕也深感钦佩!就由你来主持安葬他吧!以皇帝的礼仪,将他就葬在田贵妃的墓中吧!”

    卢象升赶过来之后,看着躺在地上的崇祯和王承恩二人的尸体,心中可谓是五味杂陈,他卢象升以前是大明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