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79章 交手(第2/3页)  葬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才行,否则的话当兵的就不能动,这已经成了惯例了,而朝廷现在因为要防守辽东那些东虏鞑子的进犯,大部分军饷都紧着辽东诸军发放,像他们这些地方军,时常会欠饷,当兵的三五个月、半年拿不到一点军饷是很平常的事情,再加上即便是发饷,这从户部拨下来,一路上不知道要被卡掉多少。

    过一个人手,就要被飘没一些,最后落到他手中的时候,他也要再克扣一部分下去养活家丁使用,所以即便是发饷,等当兵的拿到的时候,十不存三都是正常的。

    所以当兵的对出来打仗是不感兴趣的,如果强逼着他们出来打仗的话,搞不好就会闹兵变。

    牛泰之所以在泽州停了这么多天,就是在为当兵的筹饷,想要官军卖命,先要补发给他们一些欠饷,还要再发点开拔银,官兵们才会听话出发,这路上更是要保证他们吃喝,要不然稍微饿他们一两顿,官兵就闹哗变的事情多了去了。

    故此牛泰即便是带着十天的粮秣,但是出于未雨绸缪的考虑,还是要尽可能的多弄粮食,泽州那边能给他的已经都给他了,眼下他想多要也只能从阳城县敲了,所以他这才如此贪婪,想逼着阳城这边多拿出一些粮食给他们。

    既然被人打断了思路,牛泰于是也就不再继续做他的升官梦了,勒马停下脚步,朝身后看了看,大声吆喝道:“都他娘的跟霜打了一般,蔫哩吧唧的,快点走行不行呀?”

    看着队伍中的那些官兵乡勇们缩着脖子有气无力朝前赶路的样子牛泰就觉得生气,骂骂咧咧的一通之后,把手下招过来问道:“前些日子不是派去阳城些探子吗?怎么都跟肉包子打狗一样,没消息了呢?”

    手下的一个亲兵摇头说不清楚,于是牛泰只好再一次催马上路,朝着阳城方向开去。

    虽说在刑天军出发的时候,两军距离北留的距离基本上差不多,甚至于官军方面距离北留还要近上几里路,都大致在四十里路左右,但是两军行进的速度却有着天壤之别。

    刑天军的行军速度在这世上恐怕是最强悍的一支队伍,也许不能和鞑子的骑兵相比,但是在步兵行进速度之中,他们绝对敢拔头筹。

    都是一天的时间,从早晨出发,刑天军路上还渡过了沁河,在下午三四点左右,便抵达了北留一带。

    而沁河沿线已经不再是刑天军的控制区了,早年崇祯四年的时候,王嘉胤曾经率部转战山陕两地,便顺着沁河南下,在这一带行掠过,曹文诏便曾经率部在沿着沁河追击过义军,而王嘉胤便是死于阳城一带,此地受到义军很大程度上的破坏,特别是一些村庄几乎被义军夷为平地,所以在沁河两岸,现如今的村庄基本上都构筑起了坚固的寨墙,筑堡自保,而刑天军来到阳城之后,仅仅是占领了东冶镇以西的地区,对于沁河沿岸的庄堡村寨他们并没有进行攻打。

    而刑天军行至这里,便出了他们的势力范围,想要继续保持隐蔽行军,基本上已经是不可能了。

    沿途渡河前后,沿河的数个村堡都发现了刑天军的踪迹,早早的便关上了庄门,鸣锣示警,把乡勇庄丁调至了庄墙上作出了严防死守的架势,生怕刑天军顺道把他们庄子给破了,抄了他们的老窝。

    但是这一次肖天健志不在这些村堡上面,只是派人去警告了这些村堡,不得暗通官府,像官军报信,便越过了他们的村堡,继续赶路,而刑天军的军威也震动了这些庄子里面的大户,吓得他们没敢带乡勇庄丁出来袭扰刑天军,让刑天军安然通过了他们的地盘,不过还是有人马上便派人出庄,赶忙朝着阳城县送去消息。

    这个时候肖天健想要隐秘行动已经是不可能了,于是他干脆命令兵将们大张旗鼓的前进,在这一带又搞了一次武装大*。

    虽说有钱人吓得够呛,但是普通老百姓们对刑天军倒是也并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