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十亩薄田(第1/4页)  十亩薄田闯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踏上宁远村的土地,方翔就被此处的景观所震动,这里仿似是一个尚未启用的世界:金黄的麦穗随风起伏宛如一片金色的海洋,随处可见收割麦子的农人,却听不到半点联合收割机的喧嚣声,每个人都用那最为原始的工具――镰刀在收割麦子;而远处,深邃的天穹笼罩在头顶,低垂的蓝色边缘一直弯向大地外面。蓝天白云,显得异常的纯粹与透澈,就像是蓝翡翠与白玛瑙相映成趣。这里的空气干净的不带一丝杂质,清新中糅着一股子麦穗甜美的味道,方翔轻轻嗅着,不自禁有些贪婪起来,一身的疲劳也大为减轻。

    走在田间小路上,坐在地头稍事休息的村民们纷纷朝着方翔投来好奇的目光,方翔也没有闲着,嘴皮子喊起人来特痛快:“张大婶,您老真是精神抖擞啊,老寒腿是不是好多了?呵呵,王大爷,您也在啊,瞧您老拿镰刀这雄赳赳气昂昂的架势,真个是老当益壮…”

    方翔一路与人打着招呼,沿着长长的田间小路,快步走向远处的村庄。留下地头上一堆村民望着他渐渐消逝的背影,大眼瞪小眼茫然无措。

    “咦?他张婶,这娃子是谁?瞧着眼生啊。”

    “可不是嘛,我也瞅着眼生,可他咋认识我呢?瞧那穿戴,像是城里人呢…”

    ……

    阔别宁远村十多年之久,再次回到这片土地,方翔却没有觉察到一丝一毫的变化:羊肠路、乌篷船,麦穗烁金、小河闪银,一如记忆中的影像。

    村东头的小河里驶着几艘小小的乌篷船,卷起细碎的水波,搅乱水底的白云。走过窄窄的拱桥,桥旁依然是十年前那株遮天蔽日的老柳树。柳树下摆放着一成不变的石凳石桌,石凳上坐着一个老人。

    这是一个异常苍老的老人,脸上沟壑横生,皱纹就如石纹一样多一样密,活像是一个风干的核桃,写满了岁月的痕迹。

    老头子坐在石凳上,双目微阖养神,宽大的左手手掌不急不缓的盘着核桃,老核桃红若玛瑙、剔透如玉,说不出的饱满漂亮,在手掌中滴溜溜的转动着,瞧老者那惬意的架势,真有几分‘掌上悬日月、时光欲倒流’的味道;而老人右手端着紫砂茶壶,时不时的啜上一口,轻轻吧嗒着嘴,半晌后意犹未尽的再品上第二口,那股子怡然自得,让人打心眼里透着羡慕。

    方翔眼中一亮,轻手轻脚的坐在老者的身畔,笑嘻嘻的端详着老人家那悠闲自得的态势,好半晌后方才轻声道:“魏爷爷,我回来了。”

    “唔。”身旁骤然有人开口,魏老头却没有半点的意外,或许到了他这个年纪,任何的事情都难以让他那如古井般沉稳的心田起丝毫波澜了。

    拖腔拉调的应了一声,魏老头缓缓睁开眼,上下打量着方翔,半晌后笑着颔首,“回来就好,回来了就好。”

    魏老头起身,方翔忙扶住他,魏老头年纪虽大,步履间却是异常矫健,一老一少迎着夕阳,缓缓走向村里。

    “还以为你这次来,会带来个媳妇。”魏老头笑呵呵的开口,继而浓眉一拧,语带疑惑的问道,“对了,你给我寄的那些信里,不是有个姑娘叫玉音吗?你们两个挺要好的,这次咋没带她一起回来?”

    方翔失声笑道:“魏爷爷,你可别误会,我跟谢玉音只是大学的朋友。大学毕业后,又恰巧在同一个城市工作。我们经常见面,一来二去就成了死党。不过我们只是彼此拿对方当哥们儿。”

    “哦,这样啊,可惜了,唉,多俊的一个姑娘。”魏老头叹息着摇头,一脸的遗憾。

    二人走走谈谈,渐渐走向了村头,一路走来,将四周景象尽收眼底,方翔这才发现,村子内跟十几年前相比,还真是没什么大的改变,一样的老屋,一样的格局,唯有水泥路面比以前更为破烂,坑坑洼洼的像是村东头张二麻子的脸。

    魏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