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零二章 烽火照西京四(第3/4页)  幻之盛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因为我有他们忌惮的权力和地位,我掌握了他们的许多把柄,我还能提供足够的利益为纽带,把他们联结在一起等等。这诸多因素合一,才是长久之计。

    当龙武军出发的时候,校阅三军照例后要巡城作秀,这是那些省台大人们的决定,意在漳显朝廷王师的威武之军、文明之军的面貌和风范,给人心民气打气鼓劲。

    因此当日,成都少城太城皆是万人空巷,人头涌动,焚香齐案,祭告誓词,千万般啧啧赞叹惊呼的声浪,在混杂着托儿们不遗余力的表演带动下,汇聚成空前欢呼的海洋,骑在马上挥手、假笑的脸都快石化了的我,甚至还看见沿街高门大户门口,还有人在念念有词的烧爆竹了,并往里头丢造型狰狞的木傀儡,不由大惑不解。

    “这上元佳节都过去两个多月了,怎么还有人烧爆竹,火里丢那东西是什么习俗”

    “那个,按照我们西川的旧俗,那是在。送瘟神”有个心直口快的参军应声道,随即被左右一片恶狠狠的目光瞪的直冒冷汗,把脑袋缩下去。

    “那个”我也无言了“都给我记下来把,抄一份名单交给温长史把”

    但不管发生了怎样的插曲,大军还是如期出发了,军属团练40营,再加上我的中军所属,共计四万员作为首期赴援前方。说是团练,其实作为正军的预备队,平时操练与正军无异,只是配备、供应按照团练的标准减等而已。

    至于正军都到那里去了,正军大部分因为轮战制度,都分布在前线,剩下的不足万人的中军,至少要有一半由要留下来拱卫宫禁的。

    武学新一期的学军,两府所属的参军团、见习士官团、战史研究社,都要带上。虽然其中有不少来自五府三卫出身那些公子哥世家子之类,到那里都是麻烦和事端的不安定因素,但他们的存在,说的好听叫从军镀金,说的难听这也是一种变相的人质在手,有这么一大批牵连甚广的挡箭牌,可以有效的减少许多背后的小动做,还是利大于弊的。

    童子营和少年亲事也要带上一些,虽然不能指望他们上战场,但做些递送传达的杂务,提前见见战事的残酷也好。

    只是临别前,与薛景仙的一番长谈,还尤然在耳。

    “为什么是我”

    “成都朝廷的手上兵力委实不多,剑川八州六镇要防御来自三向,南沼、吐蕃两个敌国的边境,前番勤王汉中,已经抽损了相当的实力,实在不好轻动”

    “而山南大营虽然号称十三万,但其中只有四万是原成都大营的真正精锐,其他都是地方的守捉兵,团练兵组成的新军,比不得大营直属牙军,但为了阻敌断后,那些牙军的核心战力已然元气大伤,其余的人马已经伤了胆气,算就能收拢回来,也需要时间休整恢复,这段时日是守成有余,而进击不足”。

    “因此,能拿的出十万大军安定局面的,只有大人的手上了,虽然那些冠以团练、义勇、民壮之名监制,比不得正军,但都是最精壮的男子组成的,在朝廷那些大人的眼中,就是一只潜在可观的大军。偏偏大人还搞的什么三级战备,在流民大营里实行多层军事化管理,连做工的民壮都要抽空定期队列操练,这些事情,最终是避不开有心人的关注的”。

    “毕竟,这十数万人在成都多呆一天,便有许多人始终是芒刺在背一天”

    “再说了,主上若不离开,碍于大人的强势和风头,许多暗藏的人和事物,还未必敢轻易冒出水面来呢,所以,大人尽管去好了。

    “有些人总觉得大人独占某些权益的太久了,大人一走,才好分一杯羹”

    “再说以关中之大,偏生那几个关冲要害的人马,都是龙武军的体系,别人想指使起来,怕还不能尽心得力呢”

    “凡事总有风险的,贼军虽大胜,也不过是强弩之末了,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