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74章 现场支招(第2/3页)  官道波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口气,“后来大炼钢铁的时代,山里的树都被砍光了,灵芝,哎!”

    “我教的那些孩子,学费一文我都不要,但我要求他们每年必须得在山上种植至少一百棵树。”说到这里,老人笑了笑,“你现在看到的这些树木都是后来种下的,有十来年的树龄了。”

    老人的话让几个人非常感慨,特别是当老人说到不收学费,而让学生种树的做法,包括张德民在内都不得不佩服老人的远见。

    “陈大爷,您做的是福及子孙后代的事啊,和您的远见比起来,我们很惭愧啊!”张德民回头看着老人,“山里现在有灵芝了吗?”

    “有倒是有,但少了!”老人神情有些忧郁。

    “大爷,灵芝可以进行人工栽培吗?”

    “以前村里有人做过,但很难。”老人回头看了看张德民。

    “大爷,我有一个朋友,在省城开了几家餐饮连锁店,经营的是我们洛平的特色药膳,他们现在已经在深市和香港开了分店,我可以说服一下我那个朋友,由你们向药膳店提供山药和灵芝,并指导他们做山药灵芝粥,你看咋样?”张德民觉得山药和灵芝都是上好的药材,高桂芳那家药膳店好像没有山药灵芝粥这道菜,如果真像陈大爷说的,这道菜一定会受到沿海特别是广省那边人的喜爱。

    “山药能够储存吗?”张德民转身看着陈大爷。

    “一般秋冬季可以存放6一8个月不成问题,夏季的话天气炎热,一般情况下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不过我们这儿的村民家家户户都有地窖,能够储存更长的时间。”陈大爷捋着胡须说道。

    “大爷,我的想法是,你们可以到土门区那个大集市去设立一个专销点,专门销售你们魏嘎子村的山药,您觉得如何?”张德民微笑着看着老人。

    “张书记,这可是太好了!”陈大爷连忙说道。

    “我们去村委商量一下。”张德民看着老人,等到老人点头后,张德民搀扶着老人一起走下山坡

    到了村委,没见着村支书和村主任,老人让村委里的一个后生去村里找找。

    “张书记。”老人刚开口就被张德民打断,“老人家,您就叫我德民吧!”张德民笑着看着老人。

    “我爷爷和你一样,以前也在村里教书,也和您一样不收一文钱。不过这已经是二十年前的事了。”张德民感慨地说道。

    “你爷爷现在还教书吗?”老人问道。

    张德民摇了摇头,“在那十年里,被他教的那些学生斗死了!”

    这是张德民心里永远的痛!爷爷走的时候,张德民连老人家最后一面也没见上,那会儿也只是父亲回了老家一趟,安葬也是草草安葬了事,直到今天张德民也没能到老人家的坟头去磕个头,上柱香。每每想起,张德民都觉得心里很痛!

    “那是一个惨绝人寰的时代,是民族史上最没人性的时代,多少传统道德文化被付之一炬!”老人沉重地叹了口气。

    “二叔,这几位是?”一位中年汉子进屋后看着屋里几个陌生人,看着老人。

    “四新,这是县里的张书记”

    张德民站起身看着汉子,“我是张德民。”

    张德民?估计中年汉子觉得这个名字有些耳熟,闷着头想了想,好像没有想起来。

    “他就是搞土门区那个大集市的张”见中年汉子皱着眉,老人说到。

    “哦,我想起来了,你就是那个张德民张书记?”经老人的提醒,中年汉子恍然说道,“哎呀,张书记,那阵风把您给刮来了!我是魏嘎子村的村支书,叫陈四新。”陈四新说完忙端了一根凳子过来。

    “鞭子,赶紧去拿茶叶,给张书记泡茶!”四新看着门边站着的后生说道。

    “张书记,早听说您的大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