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4章怀孕(第1/3页)  官道波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酒厂扩大规模的事进展咋样?”坐下后,张德民问道。

    “小四,你现在想起关心酒厂的事了?”张莉香抿着嘴笑了笑,“现在生产规模已经达到600万吨,我们计划是明年三月前,扩大到一千万吨。”

    “动作很快啊,呵呵。”张德民笑了笑,“渡边那边现在每月要量是多少?”

    “岛国那边的需求量现在已经达到了30万吨,那天他们负责这边事务的人说,年底要增加到50万吨。”

    张德民又叮嘱了一番要注意质量的事。

    “石材那边怎么样?”张德民转头看着吴畏。

    “我们现在是夜以继日地在生产,厂里分了三班,每班八小时,这样才基本满足工地上对石材的需求。”吴畏说道。

    “石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张德民沉吟了一下说道,“你们要考虑转型,而且这个转型要早,否则等到资源耗尽再转,会很被动!”

    “德民,怎么转?我们只知道做事,你说的转型什么的,我们就没法做了,关键是我们想不到转向哪里?”吴畏一脸苦相。

    张莉香也是皱着眉看着张德民。

    “这样,转型的事我来考虑,你们现在要做的除了把现有的项目做好,另外就是要做好转型的准备,当然,转型也不是一下子的事。”张德民看了看两人。

    “另外,我还想说一点,这一点你们要切记”张德民一脸严肃地看着两人,“做生意讲究诚信,既然选择了经商这行,必须得做一个有良心的商人”张德民站起身看着窗外,将那天和高桂芳说的话又阐述了一遍。

    “在九州,想做一个有良心的商人,就必须远离政治!”张德民转身看着两人,“我们是私营企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私营企业都被打上了剥削的烙印,老马的基本观点就是要消灭剥削”

    “德民,远离政治是不是要远离官场?”吴畏看着张德民,“远离官场也就是说要远离官场中的人?”

    “也可以这么说!”张德民坐到沙发上说道,“在九州,官员也就意味着政治,特别是那些手握实权的官员”对这点,张德民在这几年和体制内的人打交道的时候感触非常的深。

    “你想,目前这种经济利益至上的思想已经影响了我们很大一部分官员,有些官员大搞权钱交易,试想,一旦”说到这里,张德民没有继续说下去。

    “转型的事我再想想,朝那个方向转,目前我也没有更好的思路。”张德民想了想说到。

    看看时间不早了,张德民起身离开了利民公司。

    晚上,在洛城饭店,张德民和陈宏强老先生在一间包房里边吃边聊。

    原来,陈宏强陈老先生参股投资广省的那段高速公路,当地政府不知什么原因,要求暂停施工,并且要求降低原来谈好的过路建设费收费标准,才搞得陈老先生牢骚满腹。

    “德民,为什么当初我跟你说只投资一百公里的路段,我就是担心你们的政策,你看,这十几年来,你们变了多少?”陈先生皱着眉头说道,“不客气地说,这十年来你们是保守甚至倒退的程度大于改革的步子,我在香港那边和几个在内地投资的朋友聊起这个的时候,大家都非常不解”

    “陈先生,请相信我,改革开放这个基本国策永远都不会发生变化”张德民笑了笑,“我们现在进行的这场伟大的改革,的确是前无古人,有很多东西没有现成的例子可循,怎么说呢?摸着石头过河吧,所以这个过程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德民,我承认你说的不会变”陈老先生摇了摇头,“但这只代表方向问题,这些年来你们很多方面是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对我们商人来说是不喜欢这样的,我们是按照市场规律进行,不比你们绝大多数地方是政府操纵市场,结果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