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节 香闺韵事(第2/3页)  风流名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李明濛嘿嘿一笑,“我对这些事情比较感兴趣,时常翻阅这一类的书籍,家姐就常常责斥不务正业”。

    易寒笑道:“玄观管的也太多了吧”。

    李明濛没有回应这个问题,问道:“易兄可曾见过唐明皇十眉图”。

    易寒道:“十眉,一曰开元御爱,二曰小山,三曰五岳,四曰三峰,五曰垂珠,六曰月棱,七月粉梢,八曰涵烟,九曰拂云,十曰倒晕,横云,斜月二词皆出其中”。

    李明濛点了点头,“看来易兄学识渊博,虽不识眉笔,对这方面的事也不是全然不知”。

    易寒谦虚道:“其实我也是无意间翻阅过此类闲说,那唐明皇十眉图我却不曾见过,又不然也不会连这眉笔也认不出来”。

    李明濛哈哈笑道:“以黛玉为眉笔也是近朝才有,远久之时,她们均有柳叶代替,易兄,那些名花可是最欢喜谈论这方面的事,你可要多多补习,莫要让她们以为你见识浅薄”,易寒点头道:“受教了”。

    李明濛第一次感觉在易寒面前占上风,颇为得意,又随手拿出一件耳坠,问道:“易兄,这穿耳一举又何从来之”。

    易寒摇头,看着李明濛等着他的解释,李明濛得意笑道:“青宜之山宜女,其神小腰白齿,穿耳以琢”,此为穿耳之始,耳饰又分为耳丁、耳珰、耳环、耳坠等样式”,拿起一小巧简洁的耳环,道:“此为丁香小坠”,又拿起繁复华丽的耳坠,道:“此为络索繁珰”。

    易寒哈哈笑道:“耳之娇却偏不如环之悦人目”。

    李明濛笑道:“始作俑者无非是男人一颗贪恋美艳的凡心”。

    易寒笑道:“李兄,我越来越感兴趣了,这胭脂水粉又何从来之,想必你不会不知”。

    李明濛嘴角一翘,傲然道:“自然知道,秦穆公之女弄玉,有容德,感仙人恩惠,烧水银作粉涂抹,此粉名飞雪丹,此乃水粉之最古者,后人模仿,用百英粉,丁香粉,木瓜粉,梨花粉等花卉研成粉末代替,至于是何人开始,却无从考究”。

    易寒续问道:“那胭脂一说呢”。

    李明濛道:“古时,西域一带,有一种草名叫燕支,形状与蒯花相似,土人抹在脸上,红蓝相应,极为耀眼,引人瞩目,后人将燕支改为胭脂”。

    易寒笑道:“韩子言,“毛嫱西施之美丽,而用胭泽粉黛,则倍其初”,看来这东西是女子必不可少之物,连那毛嫱西施这样的绝色大美人都需要”。

    赵博文与楚留情走了过来,哈哈笑道:“两位兄台聊些什么,这么入神”。

    李明濛笑道:“我在跟易兄聊女子饰品的始末由来”。

    赵博文喜道:“哦,聊到那里了,这个我最在行,我曾今还亲自给一个美人抹过妆容”。

    楚留情好奇道:“赵兄快快说来,如此妙事,我怎么从来不知”。

    赵博文淫笑道:“我的一个相好,名唤琦云,那日我在她住处过夜,隔日醒来,她正在修整妆容,我就上前帮忙,将胭脂调匀于掌心,往她双颊抹去,又有何难”。

    几人哈哈大笑,楚留情道:“博文,这琦云对你给她抹的妆是否满意”。

    “这个——”,赵博文略一犹豫道:“她没说,我也不知,只是她往铜镜看了一眼,耳根顿时红了起来,匆忙洗脸去了”。

    李明濛笑道:“这些事情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就难了,我们男子粗手粗脚的,注定做不来这些事情,从那琦云的一番表现,足可见她羞的无地自容”。

    赵博文一愣,楚留情却笑道:“能博美人一羞,博文也算是难得”。

    李明濛续道:“这美人妆面,浓者为酒晕妆,淡者为桃花妆”

    赵博文若有所思道:“那我给她抹的应该是酒晕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