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六章 晋城别宗师,上党劫胡商。可恶!(第2/4页)  小商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双眼泪干,天不应地不灵,杨某空负一身力气,焉得不救宋民?只是一双手臂,一柄铁枪,能够救得几人?若要多占几座城池,却是治府无方,兵甲不足,打得下也守不得,守住了也治不得,岂能长久?若是交给临安城中那班腐臣,只怕不出三日,便是献城出降的局面,这等人临安城中倒也多的是,只怕空费了将士性命,徒误了抗金大业,后悔莫及矣!”

    洪皓闻言,老泪涔涔而下:“老夫故意以言挑之,杨大人勿罪!岳相与杨大人偃城、颖昌之战,兀术溃不成军,上京震怖,谓岳、杨不日必挥师北上,直捣黄龙府,城中一日数惊,闻杨铁枪之名,可止小儿夜啼!而朝中自毁长城,以莫须有之罪诛国之干臣,实中兀术之计矣!岳相死讯传至上京,诸贼酋酹酒相贺,都道从此可以安枕。此非亲者痛而仇者快耶?此番随罗将军来此,便要看大人是否寒了恢复之心,欲称霸于区区百里之地,以保全家小为念,因私怨而忘却国仇。河北千里江山,天地变色,万户萧疏,不复人间景象,此岂是天道之常?必有勇士明天理而顺时节,积蓄兵甲粮草,还我大宋朗朗乾坤!观当今之天下,尚有进取河北之心者,舍君其谁矣!”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人所学,非常人可致,何必妄自菲薄?夫术业有专攻,天下间文武全才者,万世无一,大人威震天下,岂能困于刀笔吏之琐事?晋城虽小,实系天下民望,若举大事之时,吾料江南河北,应者影从,豪杰之士不绝于途,岂会缺乏人手?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太行千里之内,岂无一二贞节之士?大人只需广纳贤才。以助大业,必有贤者起于蓬蒿,为大人襄助!”

    言及此处,慷慨激昂之时,哪里是先前地老态?书生意气,挥拆方酋,此刻的洪皓,虽身材单薄。年龄老迈,却仍令人感到不可侵犯的威严。怪不得上京城中,蛮夷之地,仍以气节令金人不敢干犯!杨再兴虽来自后世,早经过多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仍感到强烈的震憾:这老头子的演说能力不是一般地强!毕竟是大金诸王子的教师,宗尹不是一点眼光也没有,而在大金身居国师之位地韩昉。也深畏洪皓南返。河北地面上,真正的宗师中,倒是以此人的学识气节,俱足以名动天下,余子不及矣!

    但杨再兴费了偌多口水。便要的是这句话,当下躬身道:“先生教训的是,杨某正要天下英才,与某共图大业。只是州小城窄,恐留不得大贤,只怕便是张榜出去,不过徒增笑话罢了。”

    洪皓听得此话,哪里不晓得杨再兴用意,倒也颇费了一番思量,才答道:“洪某虽不畏生死,出使十五载。尤未竟王事,此番南来,便须回覆王命,亦借此看觑家中妻小一番,只怕物是人非,多有变故。大人之意,洪皓岂不明白?面圣之时,必奏明大人一番忠义。以请圣命。只是圣意如何,还须赴临安之后方知。若圣意不允。倒颇为难,只是洪某若得便时,必举荐英才至此间,为大人襄助如何?”

    杨再兴愀然不乐,半晌方答道:“先生国事为重,杨某岂会不知?只是此番江南之行,却有不测之祸,杨某虽不敢留难先生,却须言无不尽,以为先生早早作自保之策,有所陴益先生在贼营中时,颇闻秦桧河北之事否?”

    洪皓一凛,捋须道:“秦桧昔年在贼营中,曾为挞赖掌书,南北之事,多与贼酋规划,屈膝卑辞以事诸贼,洪某岂会不知?如今秦桧掌大宋枢密院,必要为难洪某。只是历年来在上京,于贼子动静虚实,颇有所闻,若为避一秦桧而不敢南归,报与朝廷,以助恢复之计,实有负老夫忍辱求生,用心多年。大人好意,洪皓心领,苟利国家之事,岂因一己祸福而趋避之?此去只须不死,必有所报于大人!”

    杨再兴眼见又是一位不计祸福的义士,眼眶一红:“先生高风亮节,杨某无话可说,若保全先生之命于晋城,恐怕坏了先生名节。只是有岳大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