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6章 偷看底牌(第1/7页)  甲申天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6章 偷看底牌

    在凤阳府定远县西南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子里。两百多本地村民和六七百流民聚集在晒谷场上,排成几列纵队,等着领取赈济的物资。

    按照人头计算,每人六斤四两粮食,还有用黄纸裹着的一小包细盐。

    混合了白米、黄米和高粱米的杂粮倒进一个个干瘪的口袋,这些宝贵的粮食将维持一个个生命的生计。

    这就是整个淮西最急需也最金贵的东西——口粮。

    今天已经是大年三十了,这些粗细混合的口粮将成为过年最重要的保证。

    “要过年了,乡亲们都过来领肉。”周文远这个凤阳通判其实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最高长官,知府大人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一个摆设儿。尤其是这最后了一个赈济地点,很有必要让人们知道这些物资的来之不易,更要让大伙儿知道这些东西是谁给的:“大帅还在前边打仗,可心里装着咱们这些后方的父老乡亲,一再的叮嘱要让大伙儿坚持下去……”

    背阴地里的积雪还没有融化,天气愈发的干冷,周文远每喊一句,都能灌一肚子冷气:“大帅和赴死军的弟兄们在前边做什么?我想大伙儿都是知道的,几万弟兄在前边不顾一切的争抢,就是为了大伙儿身上的衣裳嘴里的粮食。可朝廷里还有人说咱们大帅是匪类行径,是总兵大掠……可咱们大帅说了,只要大伙能保暖的渡过这个最艰难的冬天,什么强盗什么土匪的恶名他也一肩膀子担下来了。朝廷那边不知道咱们的难处哇……“

    “狗日的朝廷。”

    “大帅要是不做土匪不做强盗,大伙儿都得饿死冻死,朝廷就是个狗屁……”

    淮西呼啦一下子就涌进百万人口,这些人没有任何生活物资的支撑,贫穷的淮西要执掌赴死军作战,还要养活这么多的人口,不抢还能怎么做?

    大伙儿也都听说了赴死军在前边的事情。

    天下第一强兵已经成为天下第一土匪,不顾一切如疯了一样四下出击,不惜使用任何手段抢掠四方。敲诈、勒索甚至明火执仗的硬抢,比土匪还要土匪比强盗还要强盗,就为这个,说赴死军坏话的人不少,就是素有救星之名的大帅也被许多人说成是土匪头子,还有更难听的话呢……

    可淮西的人们尤其是跟随赴死军历淮扬转南都的这些百姓,都是和赴死军生生死死一路走来,要是没有赴死军,哪有今天的活路?

    今天的赴死军拼着脸面不要了,拼着名声不要了,象饿疯了的野狗一样疯狂抢掠,大伙儿都知道这是为了什么。

    还不是就为了这几斤救命的粮食?

    各地受到打击的士绅可以在阴暗的角落嘟嘟碎嘴子,江南的文人富家可以站着说话不腰疼,可淮西这些挣扎在饥寒交迫边缘的人们不这么看。

    大帅就真是当了天下第一恶人,也是为了大伙儿。也是大伙儿心中救苦救难的活菩萨!

    据说朝廷已经收复扬州了,可这个时候回去也照样是一穷二白,关键的朝廷的军队好像不大靠的住。尤其是淮扬一带的百姓,对于朝廷的军队基本不抱任何幻想。在多铎大军合围的时候,朝廷干什么去了?

    扬州一战都打成什么样子了,大伙儿心里都记着呢。就为了把大家从铁桶合围的清兵中救出来,多少英雄好汉埋骨江北,持续一个多月的血战打的到底有多惨有多烈,人们一辈子也忘不了。

    有赴死军这样的队伍,心里就感觉踏实,扬州都杀成啥样子了,不照样拼出来了么!现在的大帅正和几万弟兄正为了大伙的衣食而疯狂,该跟着谁不该跟着谁,老百姓的心里雪亮。

    尤其是眼下,忠诚伯知道大伙的日子过的恓惶,不仅送来了粮食,还有盐巴和肉食。

    这样的年月,能吃到肉就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