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三章 辩论(第3/4页)  海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起被屠杀的江南百姓,方以智感叹了一声:“那时候又有谁能想得到,鞑子会鸠占鹊巢侵犯我大好河山,还一路打到江南,我等要学南宋偏安一隅,都做不到啊!”

    “方先生!”王新宇拱手作揖道,“虽然你我有些看法不同,但我们都是大明的忠臣!我们都是一心反清复明!就算有不同意见,我们可以搁置争议,共同合作,先对付外敌!等到光复了大明,日后我们再来解决我们自己之间的争议。”

    “好!”方以智激动的站起来,“好一个搁置争议,共同合作!言之有理!”

    王新宇道:“既然如此,我们应该齐心协力,把琼州治理好。这里的农业税暂时不完全免除,虽然减少了一些农业税,但是这里出产的香料,铁矿,可以保证我们的收入。至于粮食的收购价格,我们南洋公司来收购,可以适当提高一点价格。”

    方以智沉思了片刻,开口道:“这种办法只能在琼州一地,日后去了别的地方不可行!否则农民纳低税,这大部分税收都摊到商人身上,又何来足够的银钱养兵?又谈和反清复明!另外,将军增收商业税,对大商人收税,本官也不反对,可是大部分商人都是小商人,本来就没多少收入,一收税,他们如何活下去?”

    “日后王师平定江南,晚生可以提高粮食,茶叶和肉类的产量,虽然农业税比例低了,这样我们的税收收入却反而增高了。另外,晚生自有办法生产新的纺织机,提高丝绸的生产量,卖给泰西人,获得大量银子;我们虽然加收了商业税,但是百姓的收入因为我们提供的技术而更高了,我们收税,是不是合情合理的事情?”王新宇道。

    方以智同意了王新宇的看法,摇着扇子点点头:“也对!若是我们助百姓提高收入,再征收相应的税收,也是合情合理。”

    “不过那都是后话,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先把琼州这里搞好。这里该开发的荒地开放了,铁矿要开采,道路要修,香料要收。但是做这些事都需要人手,目前我们人手不足,缺少官员和小吏。”王新宇微微笑。

    方以智微微一笑:“这些地方建设的事情包在本官身上!一定能够处理好,给朝廷,给延平王一个交代!”

    “那就有劳先生了!”王新宇拱手道谢。

    虽然说两人在很多方面暂时无法达成一致意见,但因为有共同的目标,两个人还是能很好的合作。而且王新宇也答应不会对大陆的士族阶层不利。

    方以智又说:“还有件事,本官已经给朴庵先生c亭林先生c舜水先生和南雷先生都写信了,他们会来琼州相助,开办书院,招募更多的士子前来。”

    方以智说的那几个人,分别是冒辟疆c顾炎武c朱之瑜和黄宗羲等几位名士。有方以智出面,这些一心反清复明,拒绝给清廷做事的名人愿意来海南开办书院。这几位名士和其他的江南名士有所不同,他们宁可变卖家产支助抗清义军,失败之后隐居山林,他们就不在乎抛弃江南繁华之地,来海南岛寻找大明正统。

    有天地会帮忙,这些名人可以出海上船,逃离清廷控制区。

    至于东番岛,他们是不愿意去的,因为在这些士子眼中,东番岛是蛮荒之地,郑成功不听张煌言劝阻,一心要攻打东番岛,令这些江南士子十分寒心。但他们都不理解郑成功的苦心:郑成功计划夺取东番岛之后,下一步计划是夺取吕宋岛,再寻求控制婆罗洲,开辟一个海外大明,等到日后积蓄了足够的实力再反击清廷,北伐中原。

    而琼州岛和东番岛又不一样,原本大明在琼州就设有知府,这里虽然是海外孤岛,但也是大明的属地,来琼州岛不算是放弃故土,入主蛮荒之地,在礼节上还勉强可以接受。

    至于郑成功对王新宇减免乃至免除农业税,就没有什么看法。郑成功本来就是依靠海贸赚钱,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