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6章不拿一针一线(第1/3页)  在中原行镖的日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闵秋叶这官当的,还没到任就被人盯上了。虽然如此,却没见他有任何退缩的意思。据老闵说,这个通判还是他自己主动申请的。我说他读书读傻了,不通人情世态,他深以为然。

    倒是与他同行的那个八字胡绍兴师爷,见解独特。师爷姓卜,名为前,连起来就叫不为钱。

    柳清风说你既然叫不为钱,那么还跟着这个死脑筋,又是为何?

    卜师爷摇头晃脑道,非也。不为钱的官,可能是一个清官,但绝对不是一个好官。自古以来,留名史书的清官那么多,但这些清官里有几个好官?官场本就是一个墨缸,就好比一个有规则的系统,当官是要为民办事的,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不要老想赚下什么名声,脱离这个游戏规则。当官不为钱,怎么能当上更大的官?当不让更大的官,怎么能实现自己的报复?

    柳清风说师爷如此一本正经的扯淡,竟然让我无法反驳。

    卜师爷接着道,且不说为官如何,一入官场,便与清廉绝缘,朝廷这些官员排成一排全杀了,肯定有冤枉的。但若隔一个砍一个,一定有漏网之鱼。

    我说卜先生,你看的如此之透,怎么肯屈居于一个八品门下当师爷?

    卜为前摸着八字须,闵大人曾救过卜某人性命,于我有恩,此番入蜀,看似晋升,实则步步凶险。卜某不才,恰恰学的是阴阳经纬之法,纵横捭阖之术,能够给闵大人当师爷,也算是报恩了。

    我深深佩服,问闵秋叶道,卜先生如此大能,你能有他相助,也算多个帮手。话说,你怎么有恩于他?

    闵秋叶叹道,此事说来话长了,我在岭南时,卜师爷被人告到衙门,说他偷看女人洗澡,被苦主当众抓住,差点被人打死,后来我审案时才发现原来卜师爷是近视,帮他洗白冤情,这算是有恩吧?不过后面要跟着给我当师爷,那纯粹是死乞白赖混饭吃啊。不过我又无家室,他要跟着来,那就来呗。

    到了青羊县境内一个小镇,正看到一队官兵在小镇上一户人家中抢东西,一打听才知道那家人欠了官家的赋税,利滚利还不起,正往外搬家里的东西。

    卜师爷一边观瞧一边道,这把椅子不错,老黄花梨,纹路正这把金丝楠木龙凤床不错,一看就知是宋朝的物件儿。

    周围聚满了围观的群众,只见一个头目对一偷懒的差役道,丁三你不干活偷什么懒?手里拿的什么东西?

    丁三一边哈头一边道,许大人,我的衣服划了道口子,我正找些针线缝补一下!

    许大人上去就是一拳,朝众人道,我们是大明官兵,要遵守四大纪律九项主意,不能拿群众一针一线!丁三你知道了嘛?

    丁三连点头,许大人回头喊道,你们听好了,不拿一针一线,其他的都给我搬走!

    我看这户人家家境应当也不错,怎么会连税负都承担不起。

    卜师爷道,祥泰年间章太师变法中青苗银法,本意是在青黄不接时给借给百姓银子,待秋收以后还款。这是好意,可在具体执行中,地方官员为了完成考核,强行将贷款摊派给这些殷实之家。他们本来不需贷款,可被强行贷款拖累,结果几年下来利息都还不起。若在以前也没什么,只需要借新还旧,补上利息就可以,但一旦遇到问题,资金一旦断裂,这些家破人亡的事也就司空见惯了。

    我说怎么听着这么像某国的量化宽松政策,这青苗银法,倒是有些像是剪羊毛了。章太师变法本意是好的,但具体执行中,政策落地出现了变形和走样,估计这是他们设计变法之时没有想到的。

    闵秋叶道,变法仅次于革命,看上去是温和的,可每个政策背后,又有多少家破人亡的故事。

    卜师爷道,可总不能因为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顾虑就不去做了,不是嘛?有人吃饭噎死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