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3章 海权(第1/2页)  远征欧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看待一个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要辩证的看。)?)?)?)?)

    丘吉尔虽然个人污点,但并不能掩盖丘吉尔在二战中起到的作用,甚至在一战中,丘吉尔的功劳也是卓著的。

    不管是在海军部长还是在军需部长的位置上,丘吉尔的工作都是卓成效的。

    当然了,站在秦致远的角度上,丘吉尔的卓成效给他带来的影响就不是那么令人愉快了。

    秦致远可不是为了飞机来的,他是为了已经付过钱的驱逐舰。

    于是当秦致远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丘吉尔颇为为难。

    “秦,你的心情我能理解,但是你要明白,大英帝国也自身的利益需要守护。”丘吉尔强调。

    秦致远是在为自己的国家利益而奔走,丘吉尔也自己的国家利益需要守护,这无可厚非,各为其主。

    “我当然理解,但同时你要明白,当我在为商船护航的时候,我也同时在维护贵国的利益。”秦致远坚持。

    就现在来说,英国和民国处于同一战壕,秦致远保护了民国的利益,同时也是在保护英国的利益,这二者并不冲突。

    “话是这样说,但是利益也重要和不重要之分,相对于地中海上的商船来说,波罗的海上的公海舰队才更值得警惕。”丘吉尔的着眼点和秦致远不同。

    在一战前的几十年中,德国借助统一德志的和平红利,以及50亿法郎的普法战争赔款,开始进入提升国力的快车道。到1913年,德国钢产量是英国的226倍,发电量是英国的32倍,这一年的德国gd总额达到524亿马克,约合255亿英镑,超过英国的2354亿英镑成为欧洲第一大经济体。

    在这一背景之下,德国人建立了一支可以挑战英国人的海军。

    英国人的海军可是他们的传统优势项目。

    英国人不甘心海军的霸权地位受到挑战,于是也开始大规模制造军舰以应对德国人的挑战,这就是军备竞赛开始的原因。

    随着德国人实力的增强,英国人不断的调整政策。在最初的时候,德国人每建造一艘军舰,英国人就要建两艘,以保持对德国人的优势。但是慢慢的,英国人发现德国人的造舰速度太快了,于是把这个“一倍”的优势,改为了百分之六十。但是又一个慢慢的之后,英国人发现百分之六十的优势也无法维持,于是在丘吉尔担任海军大臣的时候,曾经向德国人提出停止一年的军备竞赛。

    丘吉尔可不是什么善人。

    “但是没地中海上的商船输血,皇家海军拿什么去打击波罗的海上的公海舰队?”秦致远坚持获得驱逐舰的必要性。

    作为一个海权国家,秦致远认为英国人应该重视航道的安全。如果没海上生命线的补给,英国人根本没和德国人竞争可能,别说从14年坚持到17年,英国人可能连三个月都坚持不了。

    “地中海上的安全是由法国人负责的,这个问题,我觉得你应该去巴黎寻找答案。”丘吉尔开始踢皮球。

    战前,英国为了维持本土舰队对德国公海舰队的优势,将地中海的制海权让给了法国。同时英国对于地中海航道的依赖,也远远没法国严重。

    英国人更加重视大西洋航道,那里才是英国的生命线。

    “法国的海军也在为英国服务,或者说全世界的海军都是如此,我需要的并不多,仅仅是四艘而已。同时我也并不仅仅是为运载华人的商船护航,如果前往英国的商船需要,我同样会护航。”秦致远许诺。

    大西洋航道虽然重要,但地中海航道也关乎英国人的利益,秦致远就是要强调这一点,以引起丘吉尔的重视。

    “当然,这一点我很确定,在未来的某个时间,你会拥自己的军舰。”丘吉尔也许诺,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